齊明抱著孟青巖,微微一笑說,“我打算把藍羽公子的書全都找來看看了。”他以前以為是情情愛愛的話本子,但既然是蘇默寫的,定然不一般。
“也不知道那個利用孟嫻的賊人是不是抓住了。”孟儷蹙眉,“怎么總有些不安分的牛鬼蛇神在暗中作祟?”
“應是抓住了吧,陸哲的實力不弱。”齊明說,“容氏是善的,因此所謂的仇家,或者不安分地對付他們的人,大抵都不是為了復仇,而是為了爭權奪利。容氏越來越強,得到了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大權,總有些沒有自知之明的東西妄圖破壞,但都不會有好下場的。”
齊明的腿恢復得超出預期,如今走路跟常人無異。他對拯救了他的腿,也拯救了他的人生的元秋感激不盡,也倍加珍惜當下擁有的一切。如果說齊明曾經對君氏皇族的忠心只是因為身份的責任和家族的桎梏,他對容氏的忠心,是發自內心的。將來不管容氏需要他做什么,他都絕對沒有二話。
正月十七一早,容嵐照常去上朝,太子容元誠也在。
東明國百官都以為這又是尋常的一天,直到容嵐下令宣旨,直接把皇位傳給了容元誠。
容元誠接旨謝恩,而東明百官都懵了。
當初容元誠當太子,就有不少反對的聲音,但容嵐堅持。而除了出身之外,容元誠其他方面沒有任何可以指摘的,他的優秀有目共睹。
如今自然沒有人再敢反對容元誠當太子,板上釘釘的事,誰也不想找不自在。但仍舊有些思想頑固的官員,內心里不認可容元誠,雖然不敢表現出來。
結果,毫無預兆地,容嵐把皇位直接給了容元誠,她退位了。
至此,容元誠一個出身東明國偏僻鄉野的農夫之子,搖身一變,成了東明國至高無上的皇帝!
孟丞相第一個跪下高呼容嵐圣明,叩拜新皇。
其他官員反應過來,紛紛跟著跪下。到最后,那些心里多少有些不情不愿,但又不得不跟著下跪叩拜的官員也都一個個表現得一臉恭敬。
容元誠手中拿著圣旨,轉身,面對東明國百官,神色不怒自威,“諸位愛卿平身吧!”
容嵐和容元誠都知道官員隊伍之中仍有些對容元誠的出身有意見的,但這沒什么大不了。
用元秋的話來說,他們誰也不是金子銀子,哪能得到所有人的青睞?皇帝和臣子是上下級,臣子的忠誠根源本來就不在于血統,而是強權壓制。臣子對皇帝不滿,是很正常的事,不必管他們心里在想什么,重要的是他們怎么做。跟忠心相比,敬畏才是更重要的。就要讓那些不服氣卻又無可奈何的官員看著容元誠越來越好,高高在上,難受的是他們。
歷史上,從來沒有皇位更迭是如此簡單的,但自從容氏成為東明皇族,打破傳統,無視規矩,曾經覺得不可能的事,發生了一次又一次,百官驚愕過后,便覺得沒什么了。太子都當了,繼承皇位不過是早晚的事。
還真有少數原先自以為是地認為容嵐選容元誠當太子,是讓他當靶子,為了保護她的親生女兒。如今,打臉啪啪響。
容元城當上東明皇帝之后,宣布的第一件事,是登基大典的日子。
對此百官倒是有些驚訝。本以為這次不會有什么登基大典,當初容嵐登基的典禮就十分簡單,而容嵐和容元誠母子素來都不喜歡繁文縟節,也從不搞那些大排場。
等聽到容元誠說,將會邀請西遼和南詔兩國的皇帝前來觀禮時,有些精明的官員意識到,容元誠如此鄭重宣布的登基大典,或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表面舉辦登基典禮,實則要做大事。
至于是什么大事,東明百官都不太敢想。他們并不知道如今南詔皇位上的人不姓蘇,西遼皇位上的人也不姓姬,只是覺得容元誠想把那兩國皇帝請過來,不太容易。
惜命的皇帝根本不會愿意離開安全的地方到敵國去,那樣太危險了。不只是來自敵國的危險,漫長的路程中,還很可能遭遇“內部矛盾”招致的刺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