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月白陪同幾位老公爵聊了聊當年沙場征戰之事,其中一位鄭國公年紀最長,大概七十左右,遙想當年,不禁老淚縱橫。
鄭國公陷入了回憶中:
“時勢造英雄啊,我猶記得當年路家那個年輕的小伙子,他是路家的子弟啊,與我們這些行伍出身的不同,他本可以衣食無憂過一生,可偏偏要在軍營最底層磨煉,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后來逐漸嶄露頭角,當時就是我帶著他,一路見證了他的成長。”
楚國公亦深有感觸,他接著道:
“鄭國公說的可是路遠那小子,那小子后來連打了幾場大勝仗,迅速扭轉了敵強我弱的戰局,他便是從那開始,便戰無不勝,的確擔得起一代戰神的名號。”
鄭國公感嘆:
“那小子如今也五十多了吧,咱們這些老家伙都退出歷史舞臺了,可路遠后起之秀,比我們都優秀太多,而且這么多年來依舊鎮守在咱們大饒的邊疆,真是可敬可嘆啊。”
周圍其他人聽到鄭國公的這番話,也不禁頻頻點頭,連連贊嘆。
楚國公又道:
“路遠那小子都多少年沒回京過年了,邊疆如今戰局穩定,何勞他戰神親自鎮守,還將妻兒都接了過去,咱們都一把老骨頭了,若是他再不回來,不知道還能不能有再見的那一天了。”
秋月白對于幾位國公的這個話題,還是相當剛興趣的。
他從小便耳聞了路大將軍的傳奇故事,一直以來都非常仰慕,可惜只在少時匆匆見過幾面,長大之后便無緣得見了。
一直以來,邊境偶有敵國滋擾之事,父皇都非常有底氣,因為有路遠在,就沒有打不勝的仗。
所以,邊境每每有戰事傳來,皆是捷報。
這令當時還是皇子的秋月白,感到十分振奮。
這時候,鄭國公多愁善感的情緒又上來了,他的一番話打斷了秋月白的思緒:
“路遠為什么不回京,還不是因為當年那件事對他乃至他全家的打擊都非常大,讓他再也不想回到京都這個傷心之地。”
當年知道這件事的人極少,都是些年紀大的才有些許記憶。
楚國公趕緊低聲提醒:
“鄭國公慎言吶,那件事路家已經壓下去了,咱們可千萬別宣揚,不過咱們幾個老家伙在一起說說無妨,我記得,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吧,那一年也是除夕夜,也是歲宴之上,陛下當眾為路遠授勛一等驃騎大將軍,當時他還將那小女兒帶來,那小姑娘大概三四歲的模樣吧,可真真是可愛至極啊。”
秋月白一愣,路遠將軍不是只有四個兒子么,從未聽說過他還有個小女兒啊。
鄭國公搖頭嘆息:
“可惜啊可惜,路遠多疼那個小閨女兒啊,怎么后來就...哎...”
秋月白實在好奇得很,腳步不聽使喚地靠了過去,開口問道:
“路大將軍的女兒后來怎么了?”
秋月白一出聲,鄭國公和楚國公等極為老國公都不禁嚇了一跳,剛剛回憶往事太過于投入,竟然忘了潯陽王也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