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晚飯的時候,小桑吉吃得很少。他問媽媽,書中并沒有考試題中的答案怎么辦呢?
秦青告訴兒子,語文考試題的范圍很廣,不可能都學到,所以許多題需要自己動腦思考。比如試題中的“飛流直下三千尺”說得是瀑布,它就是本體。把瀑布比喻成天上的銀河,銀河就是喻體。
“媽媽!我明白了!”小桑吉點點頭說道。但是他的心情還是不好,臉上沒了往日天真可愛的笑容。
秦青打開了電視,找到了詩詞解析的視頻給兒子看。小桑吉這才來了興致,專心地看了起來。
秦青收拾好了桌子,走到兒子的身邊坐下陪兒子一起看。
小桑吉看到有不理解的地方就問媽媽。秦青耐心地給兒子講解著,幫助兒子理解和學習詩詞的內涵和相關的文化知識。
看完一個視頻之后,秦青關閉了電視機。小桑吉把自己學習的詩寫到了本子上,然后把相關的知識也記錄了下來。
秦青見兒子不但好學,還掌握了一定的學習的方法,心里挺高興的。她幫著兒子修改了一些不恰當的地方,增補了一部分內容。
小桑吉看著本子反復地讀著、記著,甚至讓媽媽幫他檢查背誦。
通過這樣的學習和練習,小桑吉完全記住了他所學的詩的內容和含義。了解了詩人的寫作背景和運用的寫作手法。
“媽媽!古人真的很厲害!”小桑吉深有感悟地說道。
“哦?為什么呢?”秦青好奇地看著自己的兒子。
“他們的詩句那么短,卻有著那么深的含義!讀起來也很好聽!”小桑吉想了想說。
“嗯!你說得對!在古代,許多詩人寫得詩是要傳頌和歌唱的,所以他們的詩都富有韻味,具有音韻美和韻律美。”秦青笑著說道。
“嗯!背起來也朗朗上口!”小桑吉看著自己本子上的詩點點頭。
秦青見兒子的情緒好了起來,就去廚房忙活了。
小桑吉坐在沙發上開始朗讀起詩句來。他模仿電視里的人進行朗誦。秦青在廚房聽了不由得偷偷地笑了。她覺得小孩子實在是太有趣了。
秦青忙完后,走出廚房來到了客廳里。她發現兒子并不在客廳里,便輕輕地走到他的小臥室里。
小桑吉正在畫詩里所描述的場景和意境呢!他畫完之后,將詩也寫在了畫上。
“畫得真好!”秦青摸著兒子的頭說。
“媽媽!我們學校也有詩詞社團,等我升到高年級也去學寫詩詞!”小桑吉抬起頭笑著說。
“真的?現在小學生也開始學寫詩詞了?”秦青聽了兒子的話頗感意外。
“嗯!是真的!那些哥哥姐姐們的詩都上展板了呢!”小桑吉煞有介事地說。他在參觀學校詩詞展的時候,還在心里羨慕了許久呢!他今晚畫的詩配畫就是跟展板上學來的。
“媽媽從小就喜歡詩詞,可是那個時候沒有人教詩詞!”秦青不禁嘆了口氣。
“媽媽!到時候我們一起學詩詞吧!”小桑吉仰起小臉認真地說道。
“好!快睡覺吧!每天還得早起上學呢!”秦青把兒子抱到了床上。
小桑吉安心地睡下了。他在睡夢中還背著詩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