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開始用心地疊紙,慢慢地剪開,然后一起粘貼穿成串兒。一個個彩色的圓環越連越長……
曹敏老師將孩子們制作的同心環粘到后面的墻上,形成了兩個心形套環。
“哇!太美了!”大家見了都驚奇地叫了起來。
“這是我們全班同心協力做的同心環,希望今后每個人都要一起努力,使我們的班集體越來越好!”曹敏老師的話大大地鼓舞了孩子們,他們每個人都信心滿滿地叫好。
孩子們看著布置得漂漂亮亮的教室,心里對明天的新年聯歡會充滿了期待。
放學后,小桑吉跟著媽媽來到了超市。今天超市里的人很多,他們跟隨熙熙攘攘的人流選取著自己的物品。
小桑吉的心里被快樂塞得滿滿的,他的手一直拉著媽媽的手,臉上始終洋溢著幸福的微笑。
秦青給兒子買了他喜歡的薯片和朱古力球。小桑吉還格外讓媽媽給他買了一袋彩紙。
雖然排隊結賬花費了他們很多時間,但是小桑吉還是滿心歡喜地等待著。
秦青母子回到家里時,天已經擦黑了。小桑吉哼著歌兒進了屋門。他趁媽媽做飯的功夫,將彩紙剪成紙環穿成了串兒。
秦青端著面條進了客廳,看到了兒子做的紙環拖到了腳下,便問他做什么?
“明天是新年,我們家里也要裝飾一下!”小桑吉煞有介事地對媽媽說。
“那就掛在拉門上吧!”秦青看著兒子手上的拉環不忍心拒絕兒子的想法。
“我們老師把全班同學做的同心環粘成了兩個心字形,媽媽你能做出來嗎?”小桑吉滿懷期待地看著自己的媽媽問道。
“我來試試吧!”秦青拿起透明膠帶,提著兒子做好的套環走到了拉門跟前。
小桑吉連比帶劃地描述著教室里的那兩個同心環的樣子。
秦青畢竟聰慧過人。她按著兒子說的樣子,粘出了兩個同心環。
小桑吉坐在飯桌前,看著廚房隔斷上的兩個大小一樣的同心環,美美地吃起熱乎乎的面條來。
小孩子的快樂就是如此的簡單!秦青看著兒子開心的模樣也露出了笑容。
秦青很欣賞曹敏老師的教育模式。曹敏老師總是能用一些新奇的方式潛移默化地影響和教育孩子們。
五十多個孩子一起動手制作的同心環,這種深刻的記憶將永遠留在他們幼小的心田里。這顆種子將會不斷地在孩子們的心里扎根、萌芽、生長,直至開花和結果。
第二天的新年聯歡會沒到兩個小時就結束了,但是孩子們在此次活動中卻收獲了許多。他們收獲了和同學們在一起歡唱、舞蹈、游戲中的快樂,分享了大家的喜悅,度過了又一個美好的童年時光。
集體的快樂是任何一個個體所無法體會得到的。
活動的過程往往比結果更為重要。孩子們在布置教室的過程**同體驗動腦思考,參與設計,動手實踐所帶來的愉悅。
讓孩子們在活動中成長,接受一定的集體主義的思想教育,這是任何單純說教無法取代的事實。
少年時代的一切都是純真的,不含一絲的瑕疵。無論情感,還是友誼皆是如此。
孩子們雖然太小,還不懂得珍惜每一次活動,但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卻是最彌足珍貴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