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體要是不強健,孩子怎么可能會好,這個裹腳的確得好好地考慮一下是不是應該廢除了。
歐陽琳說完了這些,貢獻了幾張有福同享符箓之后,就和玉瑤一起離開了,皇帝卻也將她的話放在了心上。
這位是真的明君,離開了太后那里就找了太醫,詢問了這件事情,得到了肯定的答案,他找了太子過來,和他說了這件事情。
太子聽了之后,覺得反正就是陋習,廢掉也好,太子也是夭折了一些孩子的,當初他有多心痛,如今知道原因就有多痛恨。
于是,第二天朝堂上,皇帝就提起了這件事情,絕大多數的朝臣還是懵的,不知道皇帝怎么突然提起了這件事情。
一些酸儒卻立刻跳了出來反對,他們向來推崇女德,裹腳什么的他們覺得也是限制女子的一種不錯的方式,自然反對,他們說,女子就應該如此。
對于這些人,皇帝和太子的做法就是,讓他們品嘗了一下裹腳之刑,他們讓人找了那剛剛裹腳還在適應期的女孩,用了有福同享符。
頓時他們就品嘗到了那種如同在刀尖上跳舞的痛苦,每一步都像是走在刀山上,那種痛真的難以承受。
其他人看著他們的樣子,突然都有一些欽佩那些女子了,這樣的痛苦,男人都無法承受,他們是如何忍下來的。
有一些想到了自己的母親妻子女兒,他們原本覺得裹腳既然是既定俗稱的風俗,就應該遵守,可是,現在,他們卻開始懷疑了,這樣的陋習,真的有必要嗎?
雖然男子絕大多數都限制女性的地位,打壓她們,將他們困在后宅,但是,裹腳這種與他們的權勢地位無關的習俗,卻不在他們的打壓范圍內。
而且有那孝順的,想到自己母親小時候也曾受過這種苦,頓時就跪下來懇求皇帝廢除裹腳。
只要對他們傷害不大,男人本身并不介意當一個憐香惜玉的,所以,廢除裹腳其實沒有歐陽琳想象的那么難。
尤其是,皇帝還給他們放了一個炸彈,他們看到了裹腳之后那種丑陋的模樣,頓時立刻啥美感都沒有了,這種丑陋怎么可能是美麗?
封建社會,男人的喜好就是社會的潮流,比如唐朝的以肥為美,比如日本平安京時期的黑齒為美,比如小腳。
而一旦男人們自己不喜歡了,女人也會跟著改變自己的審美和想法,這是封建社會的悲哀。
裹腳的事情解決了,之后就是生育,皇帝了解了女子18歲之前基本上身子骨還沒長成,懷孕生子不但容易造成一尸兩命,生下來的孩子也多數都是體弱,就決定調整女子婚姻的年齡。
這個當然也有反對的,皇帝就又拿人試驗了一下生育之痛,找了即將生產的孕婦,用了符箓,看著那毫無形象痛呼打滾的酸儒,朝臣們再次對女子產生了敬意。
原來生孩子這么痛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