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什么緣故,第二日,李府小姐在街上遇潑皮無賴被清河郡王所救的消息在京城傳開了。
大家都在議論,這李府的小姐究竟是何人,竟然能得清河郡王相救。
要知道,清河郡王是當今太子的獨子,雖然不是太子妃所生,但地位不言而喻。
“是李府哪位小姐啊?”有路人好奇地問道。
其他人搖頭不知,但不遠處走過來一個男子替他們解了惑。
“是李府的三小姐,李侍郎的侄女。”他說道,隨即手指指向一邊的角落里,“那個人就是想訛錢的潑皮無賴,他被清河郡王的人警告了一頓,就說出真相了。”
眾人慌忙把目光放在角落處,只見一個蓬頭垢面的男子尷尬地捂著臉,邊跑邊說道:“我不是故意的,我不是故意的!”
“原來是他啊。”有人認出了那個男子,“好像是紀家先前的一個小廝,因偷了東西被趕出了府……”
“以前就喜歡做偷雞摸狗的事,怪不得如今還想訛別人銀子……”
“還好清河郡王識清他的面目,不然李家小姐就要被人誣陷壞了名聲了……”
“是啊是啊……”
京城百姓議論紛紛,李府里也在討論這件事。
李老太爺一聽說這個消息就生氣了,對著一根柱子大罵:“什么潑皮無賴,好事不做壞事做盡,好好的干點正事不好,偏偏要來找人晦氣!”
“要是被我看見了,我非得讓人把他抓起來,結結實實打一頓!”
李老太爺對著柱子罵了半日,最后口渴了,李明鄴扶著他坐下喝水。
“行了,祖父,別氣了。”他勸道,“三妹這不是沒事嘛,用不著發脾氣了。”
“你說的輕巧!”李老太爺瞪他一眼,語氣發沖,“你三妹被人誣陷你怎么不在他身邊,倒讓那清河郡王救了人!”
“現在到好了,我家好好的一個姑娘,要和一個連架都打不贏的男子扯上關系!”
他說完氣呼呼地大灌了一口茶。
李老太爺對清河郡王的印象不好,因為他來京城后得知,清河郡王打不過定國公世子,還屢屢挑釁,他最看不慣那樣沒本事還喜歡逞強的人了!
李明鄴抽抽嘴角,露出尷尬地笑容。
“祖父,孫兒……孫兒不是在翰林院嘛。”他解釋道,“再說,那種事也不是孫兒能預見的,若孫兒知道,怎么可能會讓清河郡王替三妹解圍……”
一個女子和一個男子扯上關系,不是一件好事,至少,李府的人不希望發生這樣的事。
他們如今保持著中立,對于太子的示好巋然不動,這是好事,至少他們不會參與到黨爭之中。但如今出了這樣的事,清河郡王替李府小姐解圍,若他們不表個態,實在是說不過去。
而只要他們表了態,哪怕只是稍作感謝,旁人也會把李府和東宮聯系在一起。
李老太爺氣得捶胸頓足,想抓著那個潑皮臭罵一頓。
“真是倒了霉了,遇上這種事!”他說道。
李明鄴替他順順氣,免得自己祖父一個不小心把自己給氣暈了。
不遠處,李明韞緩步而來,她走路時身板挺直,十分端正,臉上掛著淡淡的笑容。
而身后跟著的春雨和秋晴卻神色凝重。
“祖父,你別說了。”李明鄴說道,壓低了聲音提醒道,“三妹已經過來了。”
李老太爺一聽,立馬咳了咳,裝作和李明鄴說著打趣的話。
“明鄴啊,今日怎么沒去翰林院呀?”
“……”李明鄴牽牽嘴角。
他心想,不是祖父讓他留在家中的嗎?說是被氣得頭昏腦脹,讓他陪著說話。
李老太爺見他不說話,又干巴巴地找了別的話題。
“明鄴,你七弟如何了?”他說道,“聽你爹說,他近日很用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