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倆娃都說自己記住了,還口齒清晰地復述了一遍,喬細妹才放心離開。
她獨自揣著一包繡品,去了錦繡坊。
錦繡坊是鎮上規模最大的一家繡坊,這里既賣布料、繡線,也賣成衣、繡品。
鎮上和周邊村落的婦人,繡好的繡品,只要質量過得去,他這里也收購。
當然,價格比自己去擺攤賣,會低上一些。
只是,倘若自己去擺攤賣,這進城費、攤位費、稅費,各種亂七八糟的費用一交,自己能剩下的,也沒有多少。
仔細算算成本,說不定還虧了。
既要操心費力,又要拋頭露面,還不能保證收益。
大多數人都放棄了親自擺攤兒零售這種方式,而是選擇了直接賣給繡坊。
今兒個錦繡坊的二掌柜,顧大成恰好在店里。
見喬細妹來了,一臉熱情地迎了上來:
“喬大娘,有些日子沒見了,您老一向可好?又來送繡活兒啦?”
顧大成對人一向熱情,只要進了錦繡坊這家總店,即便是來賣繡品的、找活做的,或者單純看熱鬧的,他都笑呵呵地當做正經客人來對待。
喬細妹最開始決定做繡活兒賣的時候,先后考察了好幾家繡坊。
有在鎮上的,有在縣里的,也有在鄰縣的。
各種因素都綜合考慮過,也曾經在錦繡坊和霓裳閣之間,糾結了許久。
最終還是顧掌柜的這份熱情相待,幫她下定了決心。
顧大成把喬細妹讓到里間,給她倒了一碗熱氣騰騰的茶水,還體貼地讓她坐下歇口氣兒,喝兩口茶,方才問她帶了哪些繡活兒。
喬細妹打開包袱,把那些細布帕子、綿綾荷包,一件一件展示給顧大成,讓他仔細驗看那花樣和針腳。
顧大成檢查得也很認真。
這些收購進來的小件兒繡品,賣得好了,他有每件一文錢的提成。
賣得不好,他也是要負責的。
……
李希仁和李希賢兩個,乖乖地蹲在攤位前,看著自家的臘肉和雞蛋。
李希仁性子略有幾分靦腆,雖然周遭的賣家都在賣力吆喝,他卻試了幾次,都張不開嘴。
李希賢年紀小,倒是沒什么思想包袱。
但他不知該怎么吆喝,只好先聽一聽,看看別人家是怎么賣的。
聽了一會兒,李希賢就開始吆喝了: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鮮香美味的臘肉哎……”
“瞧一瞧看一看,個大又新鮮的雞蛋,便宜賣啦……”
李希仁頓時覺得松了一口氣。
李希賢的吆喝聲很快就招攬來了客人。
不過,大部分人只是看看,見是臘肉和雞蛋,連價格都沒有問。
有些人就只是問問價,問過價格就走了。
也有些人問過了價格也不走,但也不買,就在一邊兒看著。
圍著的人越多,李希仁越覺得害羞。
他簡直連腦袋都不敢抬起來了。
李希賢卻不在乎,該吆喝就吆喝,該報價就報價。
直到有個穿一件深藍色直裰的中年人循著叫賣聲走了過來,翻看了下籃子里的臘肉,問過了價格,直接就撂下了一兩銀子。
李希賢不好意思了:
“這位大叔,實在對不住,我們沒有零錢找,您能用銅錢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