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倒不怕見血,他怕的是小妹已經遭遇不測!
咬牙忍了忍,他沙啞著嗓子,幾句話交代下去。
于家的仆役們便用幾塊門板,將受傷的家丁護院都帶了回去,請醫問藥不在話下。
其他人等,繼續尋找于青梅。
因為知道了還有李希賢和李云柔這樣兩個莊戶家的孩子,也陪著于青梅在一起失蹤了。
又再三估算了下他們的腳程,于三爺就安排人手分散開,主要守著離出事的水潭邊最近的幾座山頭上找人。
然而,他們從天黑找到天亮,一直沒能找到于青梅的蹤跡。
于三爺嘴上的泡都起了一圈兒。
于青梅不只是父母的老來女,也是全家人的心頭寶。
小丫頭對父母孝順,對兄長和嫂嫂都很恭敬,對侄兒侄女也很是關愛。
除了有些過于活潑、稍顯野性的愛好,比如舞刀弄槍、射箭耍鞭、騎馬打獵之類,還真沒什么值得挑剔的地方。
一想到于青梅在這山林里,缺吃少穿、挨餓受凍,說不定要面臨怎樣的危險,于三爺就覺得自己這心里,一揪一揪地疼。
不能多想,想多了、連氣都有點兒喘不上來!
……
于家這一番動作,動靜大得很,自然也驚動了駐扎在靠山屯附近鍥而不舍找人的軍漢。
他們發現于家人一直在靠山屯附近搜山,就跟了上來。
兩方人馬一碰面,都有些激動,險些沖突起來。
等到問清楚了情況,知道于家這邊走失了一個小娘子,那領頭的軍漢,竟然指揮著手底下的人,幫著于三爺找起人來。
甚至連留在靠山屯看情況的五六個人,都收攏了來,一起幫忙去山上找人了。
然而,不知是不是因為升龍嶺的地形太過復雜,這一整夜,他們都注定是徒勞無功了。
倒是找到了李云心設置的那些抓不住獵物的繩套。于家的家仆還不小心踩中了一個,被絆了個跟頭。
等到李家人加入的時候,已經是后半夜了。
……
天亮了。
于家人回了于老爺家在靠山屯的莊子,讓六順安排灶上的婆子給大家伙兒熬了姜湯驅寒,還簡單準備了些早飯。
也得虧于家的莊子夠大,座椅板凳和碗筷都夠多,平時儲備的糧食、菜蔬也都不少。不然這么多人一塊兒吃飯,就算是分批吃,又哪里招待得過來?
柔和的晨光透過重重阻礙,從縫隙里照進了山洞。
于青梅和李希賢、李云柔,也從一夜酣暢好眠之中醒了過來。
其實,躺倒在巖石地面上,睡得并不舒服。
但他們幾個年輕人,正是身體最好,恢復力極其驚人的時候。
他們就睡在火堆邊上,三個人互相依偎著取暖。
睡著了之后,還有那娃娃臉年輕人,一直在給火堆添柴。
山洞口原本就有茂密的荊棘叢,多少可以擋點風。而為了遮蔽火光,后來那娃娃臉年輕人還搬了幾塊石頭過來磊在了洞口內部。
總的說來,他們這一夜,睡眠的環境還挺不錯的。至少比起大多數情況下的露宿,都要好太多了。
娃娃臉年輕人搬開了洞口的石頭,又殷勤地出去取了水回來。
三個半大小孩厚顏接受了這份好意。簡單地洗了把臉,于青梅的戒備已經放下了很多,甚至主動問起了那兩人下一步的打算:
“敢問兩位郎君,接下來可愿與吾等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