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心自然看得出于青梅臉上的鄭重和不敢置信,她盡量說得云淡風輕一些,然而語氣里的得意,卻是掩也掩不住:
“我粗略算了算,這回我買下來的那些原料,差不多能熬出來一百多斤這樣的糖,同時也能出一百多斤糖蜜。
剩下的甜菜渣,也是有用的。
可以拿來拌上菜葉、糠皮,拿來喂豬喂雞。應該也可以用來肥地。”
“這些……都是你用那甜菜疙瘩熬出來的?”
“對呀對呀!青梅姐,你說咱們要是去鎮上開個鋪子怎么樣?現在市面上的白糖賣的挺貴的,還沒咱們這個白……哎呀!”
李云心忍不住驚呼一聲,心跳到了嗓子眼兒。
于青梅實在是太開心了,她“騰”一下站了起來,動作太猛,差點兒把桌子掀翻。
倆人一頓手忙腳亂,把晃晃悠悠的糖罐子扶穩當了,才拍了拍胸口,緩緩地吐出來一口長氣。對視了一眼,都笑了。
于青梅二話沒說,拉著李云心就要走:
“走,咱們去那小莊子上看看去!”
李云心頭一回體驗了一把古代版的暈車,不對,是“暈馬”。
于青梅太心急了,放著馬車不坐,覺得還是騎馬最快。她倒是沒忘了李云心,把心姐兒抱起來放上了馬背,囑咐了句:“坐穩了,抓住了!”就疾馳起來。
李云心緊緊地抓著馬鬃毛,盡可能讓自己牢牢地貼在馬背上,心里默念“只要我不掉下去就不會摔,只要我不掉下去就不會摔”……
可能是因為精神緊張,路上控制得其實還好。
一到了地方,從馬背上剛一下來,踩到了地面,李云心就真暈了。
于青梅哭笑不得,只得把李云心安置到床上,又親手喂她喝了幾口糖水,李云心才算漸漸地緩過這股眩暈勁兒來。
緩過來了,李云心就開開心心地給于青梅介紹了熬糖的生產流程:
“你看,步驟稍微有點多,但其實都挺簡單的。
先是把這些甜菜疙瘩都洗了,把這里和這里削一削,切一切。
然后把甜菜疙瘩切絲,我刀工不行,這絲切得越細越好。
然后把甜菜絲都放在這個鍋里,用溫水泡上。然后……”
于青梅一直含笑聽著李云心嘰嘰喳喳,眼睛亮閃閃地,忍不住夸獎她:
“心姐兒,你這腦子怎么長得?竟然這樣聰明!竟然想得出這樣的主意!”
李云心頓時不好意思了。
她這可不是自己想出來的。
她在現代的時候,看過制糖法的紀錄片啊!
只不過憑著這時候這些簡陋的器具,竟然真的能熬出糖來,有些出乎意料罷了。
于青梅鄭重考慮起開鋪子的建議來。
本地的糖,幾乎只有兩大類:
一是從高粱、麥芽之類的作物里面提取的飴糖。
二是從甘蔗中榨出來的蔗糖。
只是這蔗糖,是南邊的產物,產量也不高。
運到北方來,本身就很不容易。
如今又是戰亂的時候,許多地區交通阻斷,或者因為是敵對關系,貿易管制,這蔗糖就更難運過來了。
而且,即便運過來了,也少有糖霜,多是粗制的紅糖或者黃糖。
冰糖也有,但要比紅糖、黃糖都貴許多。
這甜菜疙瘩,是北方的一味蔬菜,口感微甜,而且略有些柴,待遇跟辣嗖嗖的芥菜疙瘩差不多。不過是窮人家用來果腹的賤物。
誰曾想,只要這樣處理一番、熬制一番,就能從便宜的甜菜疙瘩里,提取出昂貴的糖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