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哥兒回來了!這箱子里裝著的,都是書?”
莊四嬸兒湊上前去,熱情似乎地拉著賢哥兒的行禮卷兒招呼道。然而嘴上雖熱絡,心里頭,卻酸溜溜的。
老李家這家底,想必是不薄啊!
供完了李槐,沒供出來,又接著供李希文。
李希文這個歲數,媳婦兒也娶了、孩子也生了,卻一天犁頭都沒有摸過。
供了李希文還不算,還接著又從四房扒拉出來一個李希賢,接著供。
這老李家,也不知是被哪里的鬼,迷了心竅了!
明明跟自家人一樣,都是土里刨食的泥腿子,祖輩都是窮到逃荒的人家,憑什么就敢這樣癡心妄想?
那書是人人都能念的嗎?
那官老爺,哪個不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
莊四嬸兒看似熱情地拉著李希賢要跟他嘮嘮嗑,實際卻用挑剔的目光一個勁兒地審視、打量著李希賢。
想知道李希賢這孩子身上,到底有什么稀奇之處。
不說別的,他竟然能讓喬細妹和李景福,豁出去被人議論一碗水端不平,也寧可越過了其他人,直接選擇了把他送去行知書院讀書。
行知書院啊!
那可不是燒鍋屯的村塾,隨便給點錢米就能進的地方……
村里其他人,卻不會讓莊四嬸兒專美于前,紛紛拉著李希賢噓寒問暖,跟他寒暄了足足一刻鐘,才放他歸家。
本來這些日子,這天氣就熱。
李希賢都覺得,這幫鄉親們再這樣熱情下去,自己都要中暑了。他汗流浹背,一從人群中掙扎出來,就急急忙忙地回了家。
靠山屯里各位鄉親的熱情,可真是讓人遭不住啊!
“賢哥兒回來了!”
到了家,李希賢再次遭遇了一番比村口納涼的鄉鄰們更加熱情似火的噓寒問暖。往日里,跟他最親近的李云柔、李云心、李云舒,反而被擠在了人群之外。
李希賢緊張地擦了擦腦門上的汗,他在書院被先生抽查題目的時候出的汗,都沒有這會兒出的汗那么多。
四房的孩子,以往被忽略慣了,實在不太習慣成為眾人之中的焦點啊。
晚上這頓飯,喬細妹親自下廚,做了一大盆兒排骨燉豆角、一大盆兒五花肉燉豆腐,蒸了滿滿一屜蘇子葉餑餑,炸了一小盆兒雞蛋醬,還煮了一小鍋五香鹽水花生毛豆……
香氣四溢,不只在老李家的籬笆院兒里頭,滿院子飄香,就連同村別人家的小孩兒,一個個都被這香味勾得,一個勁兒嗦啦手指頭。
一大家子人簇擁著李希賢,像當初簇擁著李槐,后來簇擁著李希文那樣,坐到了飯桌旁。
李榆和馮氏的眼神亮晶晶的,看著這個倍兒有出息的兒子。
……
同樣是從書院回家休息,李希文作為家中的獨子,也受到了熱烈的歡迎。
只是李槐家里的人口沒有老宅那么多,鄰里之間也沒有靠山屯的村民那樣自來熟,所以李希文進家門倒是順順利利的,沒被誰扯住不放,硬要圍著他嘮嗑。
曹氏見了李希文,總算有個笑模樣了。
自打李云珠出了事兒,她這臉上的笑容,幾乎就消失不見了。
她不敢去村里看望李云珠。
一見到閨女那個木木呆呆的樣子,她這眼淚就繃不住。
那龐家的親事,如今看來也是雞飛蛋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