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兩口兒將錢匣子蓋上,收了起來,對李家眾人說道:
“今兒個這樣分法,你們可同意?若是都同意,那就這樣定了。”
聶氏傻乎乎地問了一句:“剩下那些都不分了嗎?”
全場鴉雀無聲,大家伙兒的目光齊刷刷地聚到聶氏身上,看得她有點兒害怕:
“我是不是說錯話了?”
李柳抬起胳膊肘,就給了聶氏一杵子:“傻老娘們兒,瞎咧咧啥?!”
然后陪著笑,對老兩口兒說道:
“聶氏不懂事兒,她也不是故意的。爹娘千萬別動氣,咱們不跟她這混人一般見識。”
聶氏確實不知道自己錯在哪兒了,不過看著剛剛大家伙兒的眼神兒,再聽聽李柳這反應,她就知道自己真的錯了。
所以,聶氏立馬低下頭,揉著衣角,乖乖地扮起了鵪鶉。
曹氏心里暗恨,老兩口兒平時顯得好像多偏著李槐似的,現在這分家的時候,明明這家當的七成,都該歸長子所有,怎么能按房頭均分呢?
可是,不管心里頭多么不滿,嘴上她卻保持著沉默,連一丁點兒不愿意的意思都不敢露。
不然,都用不著別人,光李槐一個,就能收拾得她滿地找牙。
此時見聶氏退縮了,曹氏真是恨不得沖上去,搖晃聶氏兩下,把她那些吞回去的話都給晃悠出來。
但聶氏是打定了主意裝鵪鶉到底了。
曹氏只好咬著后槽牙,認了這個無奈的結果。
這個小插曲輕輕抹過去之后,李家的分家大事,就這樣定了下來。
李槐按著李景福的意思,寫清楚了文書,還謄抄了幾份。
大家都在文書上簽了名,不會寫字的,就按了手印兒。
然后去官府記了檔,過了明路,這事兒就算是塵埃落定了。
老李家分家這事兒,給村里人提供了將近半拉月的談資。
半個月之后,鎮上的新聞取代了老李家的舊事,成了靠山屯的新話題。
龐耀祖和潘銘兩位少爺,在集市街偶遇。
兩下里都沒忍住心底的火氣,面對面掐了一架。
龐耀祖被潘銘打折了一條腿,潘銘被龐耀祖打斷了兩根肋骨。
龐家和潘家的沖突,再度升級。
龐家的花樓被砸了兩棟,潘家的綢緞莊被燒了三個。
……
老李家開了祠堂,正式分家之后,尚且不到一個月的功夫,李家長房大孫女李云珠,就穿上了大紅的嫁衣,匆匆出嫁了。
不知李槐和龐老爺是怎么談的,兩人只在一間簡陋的茶樓里見了一面。
但兩人見過一面之后,這門婚事,竟然就定了下來。
整個婚禮的流程,就一個特點:快!
六禮之中的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全都合并了起來,時間壓縮了再壓縮,用了攏共不到三天的功夫,就走完了這些形式。
最后的親迎,龐耀祖也沒有親自出現,而是請了龐耀祖的一個娘舅家的表兄,替他完成的。
整個訂婚、結婚的過程,都透著一股子草率的感覺。
龐耀祖作為龐家的小少爺,新婚竟然都沒有起新房。而只是在家里重新挑了個院子,粗粗粉刷了一下,就用作新房了。
而新娘子李云珠的嫁妝,更是十分簡薄,甚至連家具都來不及打。
曹氏只好把原本打算陪送的家具,全都換成了木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