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人都進了于老爺家的莊子避禍。
于家人特意收拾出來一個角落上的小院子給他們住。
小院子不大,但收拾得整潔利落。房間也夠多。李家人稍微擠一擠,就可以住的很舒服。
只是帶來的牲畜不大好安置。
老兩口兒已經忍痛做出了決定,要把雞鴨都宰了。羊群也狠狠心,一塊兒處理掉算了。
但母牛、小驢和幾只半大的豬仔,老兩口兒卻實在是舍不得。
李云心便替他們拍了板,把這三樣都留下。
這套小院子里,還種了許多花樹。
只是此時,季節還不到,大部分花樹都只長出了些嫩嫩的芽葉,連個花苞也不見。
開花開得熱熱鬧鬧的,只有幾叢不懼寒意的迎春而已。
一家人兵荒馬亂地坐定了,喘勻了氣,老兩口兒先是在院子里巡視了一番。見這小院子不止拾掇得很利落,而且各項家什應有盡有。
院子里有個小廚房,小廚房里有大灶臺可以燒飯,也有小茶爐可以燒水。小廚房邊上還有個小柴房,柴房里柴炭滿滿,估計燒上一整年都燒不完。
喬細妹心下感動,知道這是孫女的臉面,而且人家于老爺家做事也確實做得漂亮,待人也確實格外地周到貼心。
嘆息一聲,便在心里暗暗記下了這個大人情,留待以后慢慢報答。
喬細妹讓聶氏去抱柴火燒水,讓王氏和陳氏去安置牲畜,讓裴英和田氏去安頓半大孩子和小不點兒們。
自己和李景福聽著幾個出去捎信兒的兒孫詳細地回報外頭各處的情形。
李云心忽然大叫一聲:“哎呀,忘了給賢哥兒捎信兒了!”
說著,便“嗖”地一下躥起來,就要出去給賢哥兒報信兒。
剛出了小院子門兒,沒走幾步路,就遇上了守在箱子里,幫忙看護這套小院子的于家家仆。于家家仆聽了李云心要出門的理由,忙對她說道:
“李娘子稍安勿躁。老爺早就已經派人去過行知書院了。這樣非常時期,顧山長不會放學生出門的。”
李云心聽了這話,也覺得挺有道理。
再一想,當年李希賢進行知書院還是求了于老爺幫忙呢。
就憑于老爺和顧山長的交情,于老爺漏了誰,也不可能漏了顧山長啊!
再隨意問了兩句關于這座小院的防衛安排,李云心便折返了回去。
李云心去而復返,李家人剛剛還在擔心,這會兒問清楚了是怎么回事,就都放心了幾分。
李云心暗道,帶著全家人搬到于家莊子上來,還真是個正確的決策。
于家建筑堅固、守衛森嚴、人手充足,比外頭安全了許多。當然,凡事有利就有弊。
這么安全的地方,進進出出的程序就難免會有些繁瑣。
不過,李云心剛帶著家人搬進來的時候,于青梅就給李云心送過來一塊木牌。李云心若是要出門,只要亮一亮這塊牌子就可以。
而專門給李家人住的這套小院子,在靠近后巷那一邊的院墻上,有一個單獨的角門通向外頭。
那角門內部落了鎖,但鑰匙已經交給了老兩口兒。
李家人想出去,只要打開那處角門就可以,很是方便。
估計于青梅也是怕她在院子里待不住吧!
于青梅忍不住想到自己在山上布設的那些陷阱,若是敵軍的斥候掉了進去就有意思了。哈哈。
不過,能做斥候的,想必不會像賀長安那么笨吧!
李云心突然想起來,自己還專程給賀長安挖了一棵老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