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此前斗嘴一直斗到登陸基地被打下來,也不是全無用處,至少已經明確了幾條最根本的底線。
首先是停戰,而且是全方位、不打折扣的停戰。克拉蘇不許再隨意亂丟反物質,楚君歸也不能再給軌道基地搞裝修,更不能擅自替聯邦提前報廢現役戰艦,也不得再強迫現役軍人脫離崗位。
其次是俘虜。聯邦將以贖金方式回收楚君歸手中全部聯邦俘虜,同時會釋放一切光年的俘虜,包括羅蘭德以及光年總部被調查的全部職員,并且保證赦免此前所有罪行,不管查出來的還是沒查出來的。至于贖金,打包價99.99億,這一價格是最終價,不再談判。
此刻楚君歸手里有70萬聯邦戰俘,算上這次抓的、再扣掉被聯邦自己炸死的,此刻也還有95萬。這點贖金才相當于每人一萬,實在是低得離譜。
不過在條款中包括了一條,那就是自愿留在光年的人不算戰俘,聯邦不會付贖金,但也不會對他們追究,依然會保留他們在聯邦的身份,只不過軍職肯定沒了。
最后一條則是身份和地位。聯邦承認光年為中立勢力,將賦予光年一切中立勢力應該享有的權利,同時解凍光年在聯邦境內的一切資產,也不再對光年在聯邦境內的經濟行為施加法律規定之外的額外限制。
這三條算是此次停戰談判達成的基本共識,雙方也均表示接受。當然事后還有無數細節條款要談,落實也是一項浩瀚工程。但至少到了這一步,光年已經實現了一個奇跡般的目標,那就是成功的把聯邦逼到了談判桌上,并且還談成了。
至于贖金,算是光年對聯邦的讓步。聯邦不是沒錢,但這不是有沒有錢的問題,而是面子問題。克拉蘇只要敢支付超過100億的贖金,聯邦的媒體就會把他噴得體無完膚,那些議員們也會如惡狼一般撲上來把他撕碎。他們不這么做的話,選民們就會把他們給撕了。
楚君歸真正的核心利益是第三條,等于以法律方式承認了光年在聯邦的平等與合法地位。從此之后,在聯邦眼中光年就不再是依附于王朝的傀儡,而是一個需要正式承認的小國。哪怕這個小國再小,那也是個政權。
楚君歸現在根本就不缺錢,贖金多點少點根本就無所謂,這一點可不是以億來算的。停戰之后,楚君歸就發現想撈錢的辦法多的是,別的不說,光是光年現在的股價,就讓他有再增發100億股的沖動。
當然了,要是他真這么做的,光年股價大概率是要開啟個位數時代了。
但就算不能增發100億股,發個一億兩億的總沒問題吧?這邊談判還沒有完,楚君歸已經分出一部分意識開始規劃方案了。
而停戰協議第二條也不是全然對楚君歸不利,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允許楚君歸吞掉一部分吃得下去的戰俘,當然這部分不能明說。細節是要放到不會拿到桌面上的補充協議里去的。停戰協議正文需要在議會討論通過,但補充協議就只會在專門委員會的閉門會議上討論通過,也就是不會公開的意思。即使這樣,相關條款也是說得非常含糊不清,不是克拉蘇說明,楚君歸都不知道還能這么解釋。
而且這一條款約定有追溯效力,也就是說,此前楚君歸收的那批人,包括羅蘭德和威爾遜,都可以恢復在聯邦的身份。這算是楚君歸當初許諾給他們的,現在總算是有兌現承諾的機會了。
最后一個無關緊要的條款,則是聯邦會授與楚君歸榮譽爵士,實際好處則是每年有一千萬收的免稅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