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不好意思,我剛剛,”
“沒事兒,這是你家的東西,已經洗干凈了,”
衛贏并不愿意多談,白荷也沒死乞白賴的非要跟人家說話,于是點點頭,接了過去。
衛贏輕輕一瞥,看到了她發紅的手掌,再一想到剛剛院子里似乎還有未翻完的地,就皺眉。
“你不是大夫嗎?為什么還要種地?給村子里的人看病,你的菜就吃不完了。”
說完之后,衛贏就后悔了,他好端端的,管人家什么閑事兒啊,搖搖頭,轉身離開。
人雖然走了,但白荷還是說了一句。
“村子里的人都平平安安的,無病無災的挺好,自己種還是方便點兒,想吃啥就能種啥!”
誰能保證日后村子里天天有人生病?這個想法很不好,她是大夫怎么了?大夫也是人,也需要吃菜。
當然,她這個話是得不到任何回應的,后者也沒指望他能回應,端著碗碟回了灶房,又用清水清洗了一遍,這是本能習慣,和嫌棄不嫌棄的,沒什么關系。
她大概睡了兩三個小時,外界也就一個時辰,距離天黑至少還有兩個時辰,白荷繼續拿起鐵锨翻地,一直干到天擦黑,才翻了大概二十平方的面積,前院至少有上百平方,但是地的面積只有五六十平方。
大門正對著的路,是她特意留出來鋪石子的路,路兩邊回頭要種上葡萄,等葡萄大了,就搭建葡萄架。
左邊是灶房和外用灶房,角落里還有個柴火垛。
路的右邊就是菜地,菜地與房廊挨著的中間有三米左右的空地,這空地回頭她打算種香椿樹,做石桌,放大水缸。
挨著墻的地方搭建的雞窩和鴨舍。
房子后院左邊角落是茅房,右邊砌了個豬圈,角落里還有位置可以種上兩棵柿子樹。
整個家的占地不算小,最起碼一個人住的規模,算是很大的了,當時可是有不少人在背后說她占公家便宜,不過白荷都權當沒聽到,誰幫她蓋房子,她可是有小本本記著呢,早晚她會回報,不會讓幫忙的人吃虧。
至于那些在旁邊說風涼話的,無所謂他們說與不說,房子只有自己住了才能體現它的價值,旁人說什么對她來說沒什么卯用。
盡管她進鎮子買了很多東西,但是堆放到家里之后,這些東西就不打眼了,還會在生活中發現許多缺少的物件兒。
太陽落山后,她將晾曬在院子里小麥收進空間,又磨了三五斤的面粉。
晚上本來想做個茄汁面,但掰著指頭一算,才想起來番茄是萬歷年間才和向日葵一起傳入我國的。
而現在是宣德七年,這位宣宗皇帝在位時間只有九年,是神宗的祖宗啊,中間差了近二百年,她要這個時候把番茄弄出來,將來怎么解釋?
白荷頭疼的摸了摸鼻子,最后選擇了咱們本土產的韭菜,做法也是簡單,就把韭菜切碎和面柔和在一起,然后搟成面條,不放油只放點鹽,出鍋再撒點香菜碎,就是極好的韭菜湯面條了,為了好看,還將青紅辣椒剁碎撒進鍋里點兒,可惜沒有油,要不然味道會更好。
她用土鍋將大半鍋面條裝進去,送到了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