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后院兒收拾好,就又該做午飯了。
不管是蒸米飯還是燜米飯,各地的做法也是不盡相同的,她不喜歡把米泡泡,撈出來再上鍋蒸,總覺得那樣的米飯流失了很多大米本身的味道,所以她用砂鍋把米放進去,加水,小火慢蒸,這就很好的利用了小灶的優勢。
隨后削了兩大個兒綠皮茄子,青紅椒準備了一些,南瓜切了半個,番茄在開水里滾一圈去皮剁成醬。
準備工作做好后,距離米飯成熟也差不多了,她即刻開始炒茄子,炒茄子的時候放點兒番茄和辣椒進去,會使這道菜產生獨特的酸甜辣咸味兒,如果再加入豆腐一起燉,那絕對是吃米飯最下飯的一道菜。
豆腐她放了兩斤進去,食材很充足,炒好之后,那邊米飯也熟了,把砂鍋斷下放上瓦罐,加水燒開,將切好的青菜、番茄醬、嫩豆腐放在一起煮,水開之后顏色就變得異常好看了,紅白綠交錯,撒入一點點鹽,什么調料也不用放,就是很美味的一道湯。
不等她端上去,衛贏又背著簍子下來了,這次居然帶回來四五枚大小不一的鳥蛋,至于什么鳥,誰也說不明白。
除了鳥蛋,還有野菜和中藥,及一種紅色和綠色的果子?
“這是什么?”
“紅色的叫野地瓜。這種分公母,公的里面沒什么果肉,還會生蟲子,只有母的才能吃,現在山里面有很多,長得像無花果,也是不開花就能結果子,孩子們都挺喜歡的,所以我也給你摘了一些,你嘗嘗看。”
是地瓜卻和地瓜沒有任何關系啊!
仔細詢問后才知道,野地瓜可不是地瓜,它也叫地枇杷、地果、地石榴,是一種藏在根部,甚至還有些藏在地下的野果。
看完紅色的果子,再去看綠色的果子時,她就覺得這小東西有些面熟,仔細一想,這不是……
“這是涼粉果?”
這種野果的學名叫薜荔,只因在民間一般常用它來制作涼粉,因此而得名涼粉果。
在有些地方也根據它的外貌特征,叫它為木饅頭、鬼饅頭、秤砣果、爬墻果等。
涼粉果雖然不能生吃,切開以后里面是芝麻一樣大小的種子,根本就沒啥果肉,可是它的這些種子卻有大用途,自古以來就是制作涼粉的最佳食材之一。
涼粉果的種子富含果膠,曬干以后用紗布包裹起來,放一碗井水,用力地揉搓它,然后靜置以后,涼粉也就做好了。
加入紅糖、醋、或者是蜂蜜、葡萄干等,美味爽口又解暑的手搓涼粉就做好了。
紅果子沒見過,可是這涼粉果她卻是接觸過的,正好適合現在這個天氣食用,所以她很高興地拿起來端詳了片刻。
“這果子在哪兒呢,我想多弄點兒,過了這個季節可就沒了,多儲藏點兒,想吃的時候就能直接做了!”
“那下晌你要是沒事兒的話,我帶你去。”
衛贏詫異她認識涼粉果,一聽說要做好吃的,他自然一百個愿意。
“晌午吃豆腐?”
衛贏看她掀開鍋蓋給他看米飯的時候,才拍了下額頭。
“說起來,我們兩個的口糧還沒給你拿過來呢!都要忘了這回事兒了。”
“沒事兒啊,我上次去鎮子上買了不少,暫時夠吃,不夠吃的話再找你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