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呸,沒你這樣的啊,我都快累死了,”
“多耕耘,說不定哪天就懷了呢,不過,你下個月真不跟我走啊?沒你在身邊,你不知道我有多寂寞!”
“你行了,還沒完了不是?這些土豆和紅薯,我還想好好培育,之后呈給朝廷呢,這可是能拯救黎民百姓于饑荒中的高產量農作物,比掙錢重要,你們男人在外打拼不是應該的,我等局勢穩定下來再跟著你跑。咱也不求多是不是,就一年一兩千兩銀子的收益,就已經很不錯了,我很滿足,你莫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生意不就是這樣,逐漸壯大起來的?”
家里的事兒已經告訴過男人們了,光子對于父親的突然去世,并沒有表現出太多的傷感,大概這個男人早就傷透了家人們的心吧?弟弟和白荷的妹妹成親,他們表示很高興,這算真正意義上拉短了兩家的距離,成為真正的親家關系,再加上干親成分,以及他們和衛贏之間的交情,多管齊下,和真正的親戚沒啥不一樣的了。
白荷也對衛贏說:“我已經跟爹說了,還畫了路線圖,只要他愿意,都可以來找我們。”
“他現在身體還不錯,等我這邊穩定下來,我回家一趟把他接過來,沒事兒,你不用在意這個,我爹早就習慣了,當年我當兵的時候,他不也自己待了好幾年?現在有翔子他們弟倆照顧著,你還有啥不放心的?”
家里的事兒衛贏在聽說之后,給予了她最大的支持。
包括這一個月的休息時間,只要她想干嘛,他就幫忙。
白荷從呂宋島還弄回來不少的果樹,但她又不能說是從那邊整的,就說在山里面挖的。
開春正適合種植果樹,于是她種下了一棵芒果,一棵本地荔枝和一棵無花果樹,這三種樹種在了宅基地的三個角,余下一個角安排的廁所。
房子前面她種了幾棵本地葡萄樹,要不了幾年就能在炎炎夏日的時候,為她遮陰涼,所以兩排葡萄樹的中間她找人做了石桌石凳,中間還鋪了一條鵝卵石路。
小院兒正朝著她理想的狀態布置著,這個院子之所以要價高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因為有水井,水井的位置在入門處的左邊,打水也非常方便,這里距離海邊大概有二三里地,算得上條件不錯的漁村農宅了。
地勢也比較高,漁村的房子地勢都比較高,基本上都住在山坡或者丘陵地上,與海平面保持著一定的距離,村子里修建的小港口,海岸線,各種警示標志也非常多,因為海邊礁石比較多,還牽扯到漲潮落潮,以及風浪等諸多問題,所以但凡是漁村的房子,都會有高高的擋風墻,這也是為了家里的房子能夠保溫保暖,防止風太大掀飛屋頂等危險發生。
海邊的人很少買鹽,宋代以前的海鹽制造,全出于煎煉。
海鹽是刮土淋鹵,取鹵燃薪熬鹽。
海鹽鍋煎之法和用具,歷經元、明、清各代更替,并無明顯差異。
煎鹽耗費大量柴草,費工費力。
從北宋開始,海鹽出現曬法,由于技術的原因,效果并不太好,所以煎鹽仍多于曬鹽。
到了清末,海鹽各產區大都改用曬制之法,技術逐漸完善起來。
那些沿海岸線架設的燃燒了幾千年的燒鍋煎鹽設備,自然成了歷史的陳跡。
所以白荷在這邊看到他們煎鹽,也就不足為奇了。
海水煮鹽又苦又澀,并不適合食用,因為是粗鹽,里面還摻雜了很多其他東西,比如石子,泥沙不相融的物質,所以必須提純后才能食用,因為這個時候的粗鹽里有很多有害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