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收工作持續到6月8號左右才結束,這里的結束是已經在麥地里種上了玉米,趁著土地濕潤,接下來的工作就是將地里面的麥茬給鈄出來,如果不給鈄出來,將來去地里工作會非常容易扎傷腳。
所以接下來的工作就是曬谷場,玉米地,蔬菜地,旱地也趁此機會種上谷子、高粱、蕎麥等雜糧。
如果天公作美下場雨,會給辛苦的農民減輕不少的體力勞動,如果天干的人都熱的不行,那就得去河里面一旦旦的往莊稼地里挑水。
好在這個季節野菜比較多,不僅滿足了家里的牲畜家禽,就連人也開始趁著這個機會,多儲備點野菜干。
當然,大食堂里面的菜,大部分都是孩子們挖來的野菜,這些野菜不是涼調,就是上鍋蒸,反而地里面種的正兒八經的蔬菜,很少會有機會吃,即使吃上了,也是有蟲眼子的,或者被剝掉的外葉子。
因為這些蔬菜是送到城里的菜站進行售賣的,而鄉下人要想吃點蔬菜,靠大食堂根本就吃不好,這也是家家戶戶分點自留地的原因。
要吃就吃自家的,公家的飯菜,做啥吃啥,總比饑荒的時候幸福,如今這條件,也就誰也別挑了。
7月的時候,地里的活也就沒有6月份那么緊湊了,但考慮夏天物資比較豐富,所以還是安排在食堂吃飯。(注:此乃杜撰情節,因為,你們懂的,大家看個大概就行了。)
孩子們放暑假了,開心的事莫過于每天出去摸馬知了,農村樹多,沒有化肥農藥的年代,這玩意兒是真多啊!
丁薇最喜歡的就是夏天一陣暴雨之后,她就會跟著哥哥們在樹多的泥土地上摳馬知了,這也是有方法的,只要看到薄薄的一層土上有個黑色的小洞洞,那十有八.九就是了,反而那種土質看起來比較厚重,或者黑眼兒比較小的,一般都是螞蟻窩。
別看她走路還走的不太穩,可是這小手一摳,大膽的把手指放進去,也不怕疼,因為指頭小,她比哥哥們摳的都多,這些馬知了拿回家,用鹽水浸泡一會兒去去臟東西,媽媽就會給他們放點點豬油炒一炒,因為放到第二天就會脫殼,所以晚上必須吃了。
在缺肉的眼袋,這可是大補的好東西啊,即使丁薇不太喜歡吃這個,但也嘴饞的跟著哥哥們一起吃,嚼勁十足的知了肉,成了這個夏天幾乎天天都能享受到的美食,就連爸媽都直呼他們幾個厲害。
大概是有了知了做每天的加餐,這個夏天也變得沒有那么難熬了。
媽媽每天睡覺前,會給他們每間房都用艾草熏一遍,可以防蚊蟲叮咬,即使如此,還是有蚊子,尤其他們家還喂養了雞和豬,白天蒼蠅多,晚上蚊子多,但再煩這些蚊子,也隨著瞌睡勁兒一上來,漸漸的就睡著了。
后來才知道,每天晚上媽媽都拿著蒲扇給她扇風,爸爸也會半道起來拍蚊子,就是為了保護她嬌嫩的皮膚不是滿腿的紅疙瘩印兒。
農村孩子在傍晚的時候就會換上長褲長衫,要是不換啊,估計渾身上下都能被蚊子叮滿。
他們家除了燒水,給她做加餐,已經很少在家做飯了,而菜地里成熟的茄子、黃瓜、辣椒豆角等,能腌制起來的就腌制,不能腌制的就曬干做菜干,等到天冷了或者沒啥蔬菜了,再拿出來吃。
作為在東北奮斗過一輩子的丁薇來說,她最愛的還是曬干的土豆片,那要是和白菜豆腐粉條一起燉,賊拉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