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排除這個可能,但是:“上次她落水,是自己爬上岸的,還給我邀功,說自己發現了多少鴨蛋和河蚌,媽,你說我這妹妹是不是成精了?”
“呸呸呸,你瞎說八道啥呢,這說明你妹妹聰明,天生就是咱們家的福星,啥成精啊,你當她妖怪啊?”
“那倒不是,就是覺得她比普通孩子聽話也通人性多了,一點也不像一歲多的孩子,更像是四五歲的表現,有時候咱家老四的表現,還不如小妹呢!”
媽媽忍俊不禁,回想自己的小兒子,的確有不太聰明的時候。
“你弟這么大的時候,可是只認準了吃。”
***
那天從河里帶回來的十三個鴨蛋,最后孵出來十二個小鴨子,只有一顆壞蛋,壞蛋最后喂給豬吃了。
孵出來的小鴨子被爸爸送到了城里,換了兩斤的糯米。
因為他們這個生產隊不種水稻,所以很少吃大米,但馬上就要過端午了,需要意思下,過節嘛,講究這個氛圍。
雖然只有兩斤糯米,可能家里一人吃兩個就沒了,但至少在粽子節,吃上了粽子。
河邊就有蘆葦,媽媽還攢了點花生紅棗,北方人就是這么吃的,用煮開泡軟的蘆葦葉子折成三.角形,在里面放泡好的糯米,花生,紅棗,或者再配一點小米,高粱,可以根據個人喜好來決定。
白糖在這個年代可是金貴東西,很多人吃不上,爸媽也沒舍得買,反正就是粽子煮好之后,直接就撥開吃了,連白糖都沒有蘸,雖然蘸白糖更好吃,可白糖要糖票不說,還死貴,在爸媽看來,買那個,還不如買一斤肉給孩子們吃呢!
野鴨在8月的時候,繁了它來到丁家之后的第一顆蛋。
二嬸在生下兩女兩兒后,又生了個兒子,8月份滿月時,爸媽什么都沒帶,就領著去幫忙,因為早先已經給過一只大母雞了,所以這種情況下,空著手去幫忙,并沒有什么違和感。
這年代吃席就是大鍋菜,每人一碗,再給倆饅頭,就這都不錯了,起碼菜里面有肉沫。
而迎來送往的親戚朋友鄉親,也沒有空手來的,送雞蛋小米紅棗米醋的都是不錯的人家,還有拿著不知道攢了多少年的布料,一碗花生,一碗米就來了的,總之禮輕情意重,她只能這么來形容這個年代的待客之道了。
窮,讓很多人沒辦法拿出更好的東西,卻偏偏送那點兒,帶著全家來蹭吃蹭喝的,這在村子里很常見,這年代誰家不是三個孩子起步?這嘴多了,遇上個蹭吃蹭喝的機會不容易,有的甚至連碗都想給人家端走,真是刷新了底線。
丁薇二叔似乎很滿意,逢人都說‘我家大胖小子看著就稀罕人’,對比爸媽對她的態度,她總感覺二叔二嬸對他們的大閨女和小閨女有些慢待了,小小年紀還在端盤子,眼瞅著親戚都來看小弟,甚至還有沒顏色的人說。
“這以后你們倆可就有三個弟弟要養活了呢,你看你爸媽有了弟弟,是不是就更不稀罕你們這兩個賠錢貨了?”
說話的是村里面有名的長舌婦,自己生了五個兒子,特別瞧不起生閨女的,即使二叔二嬸有兒有女的,她也只看到了兒子,對這閨女可以說是連嘲帶諷的,一點不帶客氣。
看的丁薇都想揮著自己的小肉手去甩她一耳瓜了,幸好媽媽這個當伯娘的聽到了,非常不客氣的回懟。
“唷,曹嬸子沒有閨女,就羨慕我弟妹有兒有女的了,所以在這兒挑撥人家母女父女的關系了?我弟妹和小叔有手有腳的,自己養活大四個孩子了,這個小的也沒問題,怎么會讓倆閨女去養?你是怎么想的?難不成你家兒媳婦養娘家弟弟,別人家就都一樣?還有,采蓮采桑啊,別瞎聽這老太婆的話,你爸媽怎么可能不喜歡你們,只有賠錢貨才會說別人是賠錢貨,自己都看不起女人,也活該她被媳婦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