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空間里整整待了近兩年,等到孩子會走路了,外面的旱情也在兩年之后的夏季,被接連不斷的雨水緩解了,過了雨季,整個大地都好像得到了復蘇,借著軍隊里的運輸車,她和兒子轉移出了玉溪鎮,開始了他們的流浪生活。
她是個大夫,任何情況下都是不愁掙不著錢的,尤其在古代疑難雜癥比較多的情況下,還能賺上一筆不菲的收入,她是一個城池一個城池慢慢溜達著轉悠的,盡管南陵國大地,陰老已經帶著她走過一遍了,但她覺得這還遠遠不夠,生活吧,總得每天找點刺激與樂趣。
這一世的她沒有太大的商人野心,唯一能做的就是救死扶傷,以這樣的方式賺取功德,和其他世界掙完錢再去幫助別人,性質是一樣的。
但并不代表她就沒有翻車的時候,在救人的過程中,偶爾還會卷入家族爭斗中,而她身為救治的大夫,也就成了被陷害的對象,這樣的坑她統共栽了三次,但每次都靠著空間逢兇化吉。
每當這個時候,她都會慶幸自己有個空間,可以讓她把兒子寄存在里面,既不會有什么危險,也不會給別人要挾她的機會,而她如果被抓到牢房,每次都能用金蟬脫殼的方式逃脫。
牢房她是出不去,空間也不會隨便的挪動地方,但她可以拿著花生豆,帶著空間附身到豆子上,然后滾出牢房,這個時候,她散出去的迷煙已經起到了作用,然后拿著鑰匙,大搖大擺的走出去即可。
當然,不是每次都這么順利,偶爾她也會動用火力,放把火,制造混亂,逃離現場。
這樣的虧吃的多了,她也就有了經驗,再看診的時候,就會多留幾個心眼,只要不是當場把她弄死的,她都能借著空間法器,逢兇化吉。
事后,為了報復,她會找到事主家,來個大洗劫,得到的銀子從空間買來足夠的糧食,分發到貧苦的老百姓,雖然不會武功,但她卻可以借助她的空間做好人好事。
這叫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如果非要有人認為她的偷盜屬于三觀不正,那就請自行離去,無需多言。
她不是每天都出診,不給人看診的時候,就駕著馬車帶著兒子到處轉悠,在外,兒子稱呼她爹爹,在空間,兒子稱呼她為娘親,他們從來不住店,起碼在孩子三歲之前,她會保持這樣的習慣,畢竟,住在哪兒都沒有自家空間舒服,干凈,自由。
這樣的日子一旦過起來,就會覺得上癮,一不缺錢,二不缺糧,還能游遍南陵國的大好河山,多好呀?
然而,好日子沒有過幾年,就傳出南陵國皇帝重病的消息,消息傳得有鼻子有眼,全國上下都張貼了尋找名醫的告示,她既擔心這是他的騙局,又捉急這萬一是真的,那她豈不是連他最后一面都見不上?
況且兒子都三歲了,到現在都沒有見過自己的父親,于情于理,她似乎都該帶著他往京城走一遭。
看看他是不是安好,如果真的病了,也能想想辦法,總比一輩子落個遺憾強吧?
于是湯圓帶著兒子進京了,哪怕明知道這是個陷阱,她也沒有想過回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