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空間具有保險功能,麻花到了地方雖然不夠熱了,但是奶香味兒卻源源不斷的散出去,吸引了不少買菜的人駐足品嘗,四十個麻花她就撕開了一個供大家品嘗,卻收獲了不少食客的贊譽。
“回家不要放蒸鍋熱,可以放平底鍋熱熱,有微波爐的話放到微波爐里稍稍加熱,熱乎乎的時候吃最香了。”
每賣出去一個,她都要交代一遍,碰上想要買多的,她會勸對方,先買一個嘗嘗,想吃了,下次再買,當然,家里人口多的話,就另當別論。
隱晦點兒的意思就是,這東西吃多了會膩,一個足夠大,買多了吃不完,一放就不好吃了。
她的熱心,讓這些大爺大媽們越發喜歡,直言小丫頭有一雙巧手,什么都會做啊,有些咸菜吃完了,還讓她第二天來帶點咸菜。
最后,三十九根大麻花,賣出去二十三根,剩下的小麻花倒是都賣完了,當晚收入最高,足足一百三十塊錢。
數了數,這幾天下來,她一共賣了三百多塊錢,凈賺至少一百元,但她也累的夠嗆,所以周三周四兩天就沒出攤。
到了周五晚上,她又去賣了一晚上的蕉葉子和咸菜,收入六十。
周六一放學,就去找黏土,之后又在空間折騰半天,做了個土窯似的烤爐,還買了一些燒烤用的炭火、燒的煤球。
周日在家做了貓耳朵、小餅干、老式面包,上午到菜市場賣賣,下午去上課的時候,還專門給師傅和師母做了些無糖的點心給他們,晚上沒出攤,折騰了兩天,她得寫作業了。
不過觀看這一周的成功,她至少賺了二百塊錢,還將自己的資金流動了起來,照著這個速度,她將來的學費是不愁了。
不過周一去學校,卻被班主任叫到了辦公室,原來她周末在菜市場賣點心的時候,被英語老師看到了。
“一一啊,我知道你不容易,只是你這樣辛苦,身體能受得了嗎?”
幾位老師都很心疼她,年紀就這么大點兒,卻要承受這么多生活的艱辛,別的孩子在家不是玩兒,就是跟父母對著干的時候,她卻已經為了生計,起早貪黑的做了那么多。
老師們要拿錢給她,卻被一一婉拒了,“謝謝老師,我沒事兒,能受得了,你們放心,我不會耽誤學習的,累了我會歇歇,我也只賺生活費,多了也沒能力,我是決不允許自己生病的,”
有了老師們的提醒,一一一周七天,就只出攤四天,余下的三天則認真學習,當然,她賣東西的同時,也沒忘記給單位打掃衛生、練習書法。
一晃一個月過去,一一的存款已經超過了兩千元,其中包含了原有的存款、撫恤金、工資、流轉資金。
而鄭老那邊也傳來好消息,說她的字已經很成熟,可以往北京和上海寄了。
為了保證郵寄的質量,她直接交給協會去處理,因為要參賽的會員還不少,大家可以一起郵寄,用卷筒,可以保證紙張的完好,比自己去郵局寄的要穩妥很多。
而她也第一次以會員的身份,填報了資料,交了照片,寫了申請表,一切都很正規,也很讓她緊張,因為不知道這一步,到底走的對還是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