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這當媽的都怕自己閨女在婆家受委屈,惜顏雖然不需要伺候婆婆,但小小年紀就要掌管一府的中饋,在文媽媽看來,也是相當辛苦的,所以在收了惜顏特地給她準備的上好藥材和首飾之后,臨走之際,居然又塞給她五百兩銀子。
然,惜顏已經大了,出閣了,哪能再要娘親的錢銀,再說了,她的錢不都要留著給哥哥奔前程的嗎?
但不管她如何拒絕,文媽媽還是堅持給她,還說什么。
“我在這邊什么都好,你不用惦記著我,你哥哥也爭氣,明年考舉人,若是能中最好,如果中不了就考禁.衛軍,往武將方面發展都挺好,你們兩個是娘親這輩子最大的驕傲,顏兒,王府不比家里,娘親護不到你,凡事你可都得多思考思考,別再像從前那樣沖動行事了,知道嗎?”
這一番話說下來,讓惜顏又是心酸又是心疼,親生的就是親生的,不像嫡母那邊說的都是些官方話,聽著就沒感情,生怕她過的好了,這是爹爹在身邊,爹爹要是不在跟前兒,估計都懶得搭理她,白瞎了允秘準備的那些好東西了。
下晌離開的時候,哥哥把她送到車前,臨走時又塞給她個荷包,眾目睽睽之下她也不好拒絕,看哥哥俏皮的朝她眨眼睛,惜顏突然覺得,原主長這么大,雖說為庶女,但起碼有娘疼有哥愛的,就算父親不茍言笑,可是從閑言碎語里,也能聽出他對自己的關心,只不過礙于身份,才沒有辦法說什么體己話。
說起烏雅海望,原身的父親,乃滿洲正黃旗人,孝恭仁皇后(德妃)族侄。
初授護軍校。雍正元年,擢內務府主事。累遷郎中,充崇文門監督。
八年,擢總管內務府大臣,兼管戶部三庫,賜二品頂戴。
九年,遷戶部侍郎,仍兼管內務府,授內大臣。
所以,即便現在只是個侍郎,但因為監管內務府,這就了不起了,雍正對他也是極為看重的,如若不然,也不會把他的女兒指給自己視若親子的弟弟允秘。
父親能文能武,雖然長得不好看,但是不管是嫡子還是庶子,都很優秀,要說他們家唯一的好,大概就是妻妾之間總能認清自己的位置,嫡子也好,庶子也好,各想各的事兒,各奔各的前程,不會去想一些不符合自己身份的事兒。
說起來這也蠻難得的,而做到這一點,自然也和海望本人有極大的關系,如果他對后宅不聞不問,想來早就亂成一鍋粥了。
惜顏對海望了解不多,但這次穿越良田附贈給自己的一個好處就是,可以查歷史。
所以即便她不知道允秘此人,但通過歷史資料,知道他過的不錯,同樣的還有惜顏的這位父親。
在雍正十三年九月,也就是后年,他遷署戶部尚書,十月又裁辦軍機處,命協辦總理事務,這也算是雍正身邊的肱骨之臣了。
雍正帝臨終的時候,海望與鄂爾泰、張廷玉等9人共受顧命。
到了乾隆二年,他又以戶部尚書協辦軍機大臣。
十年以精力漸衰,罷軍機職。
十二年遷至禮部尚書,十四年復改戶部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