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這幾個月顧客的反響來看,酒樓和茶點鋪子經過她的改造,生意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好,這下,各家掌柜算是對她心服口服了。
至于原來的鐵鋪,她則改成了一家燒餅鋪,別看只是賣燒餅,可這燒餅要是做好了,那也能夠出奇制勝。
這個鐵鋪的位置其實算不上好,而且附近住的平民比較多,且附近都是賣各種吃的鋪子比較多,這開店也講究扎堆,越是飯店多的地方,吃的鋪子多的地方,越是要開這樣的鋪子。
尤其這燒餅做的香了,整條街的人都能吸引過去。
她設計了兩種爐子,一種是賣那種吊爐燒餅的,這種燒餅是個圓形,上面是貼餅子的地方,下面是炭火,烘烤出來之后,用刀劃拉開,抹點甜面醬辣椒醬再夾點豆腐皮雞蛋,哎呀那個味道,香死了。
除了夾菜,還能夾馓子,又焦又脆的,特別有開封特色。
另一種爐子則是抽拉式的鐵爐子,比起吊爐,鐵爐子比較大,上下五六層,先在鐵板上炕個半熟,然后拉開抽屜將燒餅放進去用火烘烤,這樣出來的燒餅外焦里嫩,特別的香,趁熱吃的時候,就有些收不住嘴。
而且它還能在鐵板上炒點菜,什么土豆絲胡蘿卜絲豆芽菜什么的稍微攪和攪和,撒點調料夾到燒餅,就已經很好吃了。
這兩種做法她都安排允秘身邊信任的家生子來學,來教,因為鐵鋪足夠大,所以還專門調了很多涼菜用來夾燒餅吃,兩種燒餅兩種吃法,就已經吸引足夠的人過去試吃了,一文錢一個燒餅,兩文錢就能夾菜吃飽,多劃算啊!
鐵鋪還有位置,但是她沒著急做別的,先讓他們干著,等過了夏天,生意有了起色,積攢一定的口碑了,她再讓他們去嘗試什么千層餅、手抓餅、雞蛋餅等等,總之,只要腦子里有想法,實施起來并不困難。
藥鋪、布莊、糧鋪、賭館不需要改造,生意好壞全靠允秘自己的關系。
酒樓、茶點鋪、燒餅鋪是她看顧的重點,胭脂鋪和繡品鋪也已經有了一定的群體,不需要她太操心。
不過她之前倒是學過一些美容養生的藥丸,這些放到胭脂鋪里賣倒是挺合適的。
繡品鋪那邊,她把自己設計的小衣也拿給那些繡娘看了,最后是以罩子和肚兜相結合的設計方式問世,不過這種比較難做,所以價格昂貴,來問的人并不多,但是只要買了第一個,就會來買第二個,因為她自從她家的繡娘改造之后,已經有了防下垂的功能,所以不怕它賣不出去。
短短半年時間,她就已經靠著自己的聰明才智,讓各家掌柜的對她贊賞有加,也越發死心塌地的跟著她了。
生意穩定之后,她開始更加注重農莊的種植,還專門讓掌柜的去淘換一些稀奇古怪的種子。
其實到了清朝,該有的種子都有了,關鍵看你怎么種,怎么運用得當了。
你比如說這野菜,擱在平時誰吃啊,這些貴人們會去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