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天公不作美,翌日海邊不僅刮起了大風,還下起了瓢潑大雨,山泉水的地方嘩嘩的亂流不說,水質也渾濁了很多,他們不得不將水壇子往旁邊移開,讓這些水順著縫隙流到下面去,而壇子里的水,則還需要澄澄才能飲用。
這個年代就這條件,也沒辦法挑三揀四,好在要說水質和雨水的清潔度,那絕對比后世好很多,只要燒開了就好。
這場雨來的快,去的也快,暴雨過后,他們在沙灘上撿回了好多的貝殼、海帶、馬尾草等可以吃的海鮮。
海邊附近的林子里也有黏土,有了經驗,他們在林子附近壘了一個灶臺,還燒了個大的土鍋。
用土鍋的效果未必會比鐵鍋好,但眼下只有這條件,因為需要大量的食鹽,所以這口鍋做的非常大,寬至少一米,海水整整加了三桶的海水才填滿。
之后糖糖就負責在這兒燒鹽,槃麟去海里抓海鮮,銀夜確定她不需要幫忙之后,也去了林子里。
唯一的遺憾是本來想曬的粒粒果,因為這場雨的侵襲,只怕要加曬一天不可,好在海邊的風大,對它們也造成不了什么損失,不過還是要損失翻動,免得因為下面潮濕,導致發霉變質。
海水煮鹽其實很簡單,不能把海水完全蒸發干凈再加入海水進來,而是要先留一部分海水,只取底部的一層鹽結晶,這樣味道才不會太苦澀。
換言之,結合實際情況,煮鹽的時候,煮掉一半后,再加海水,再繼續煮,等又煮掉一半后,就把海水倒掉,這樣得到的鹽會相對比煮干要好一點。
聽她說完制作鹽的方法后,丫丫她們只好先將湯給刮出來,擱置到旁邊的盆里面,然后在鍋里面加入海水,先熬鹽。
她是用空間的干柴火把灶臺燃燒起來,而后去林子里撿了一些濕柴,濕柴剛開始會冒出黑煙,一會兒就烤干可以燃燒了,她選的木頭都比較大,所以能燃燒很久,這個時間她也不閑著,在海邊繼續撿貝殼,這些漂亮的貝殼,將來可以做裝飾品和碗碟,因為都比較大。
她的鹽水整整燒了一天,不停的往里面加海水,最后凝結出整整一鍋的海鹽,她甚至都不知道自己來來回回拎了多少鹽巴,不過看到足足三四斤的鹽,還是很有成就感的。
嘗嘗,沒有多少的苦澀味兒,她滿意的點了點頭,因為這個方法和鹽堿地的區別不是很大,兩只獸雖然覺得方法似曾相識,但是將海水變成鹽,就神奇的多的多了,而這也意味著,哪怕沒有鹽堿地,他們想吃鹽,也隨時都能弄得到。
接下來五天時間,槃麟的身體逐漸變大后,就由他負責他們的一日三餐,銀夜一直在海灘上折騰那些粒粒果,糖糖主要燒鹽,考慮到回去以后腌制的東西比較多,所以這海水,每天都從早燒到晚。
直到七天后金闞過來,糖糖將銀夜采集的粒粒果一次性的收到了空間,海螺海貝的殼,晾曬的全干的海鮮肉,海帶、裙帶菜、一二十斤的鹽將整個倉庫占滿,第八天金闞帶著糖糖飛回了先前他們住過一個晚上的那個洞穴。
“這里不會被其他獸人發現嗎?萬一他們帶走我們的食物怎么辦?”
“放心吧,帶走了也不知道怎么吃,這些貝殼草啊什么的,他們也不稀罕。”
糖糖仔細一想,還真是這個理:“難怪你會選擇這里,這里風比較大,便于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