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就是趁現在,提前離開河南。
只是,這個年代雖不像后世那樣對戶籍什么的管理嚴格,卻也不是你想去哪兒,就去哪兒的,也是需要通過層層上報的,而且,外面到處都是敵占區,稍不留心就會被炸成碎末,離開本地前往外地這條路,可以走,但前提條件是她能了解清楚當下的戰事。
現下老百姓使用的還是民國幣,且不說他們家沒有條件讓所有人都離開,就算有條件,她光編理由,就得一個謊言接著一個謊言,大人又不是小孩子,怎可能被她糊弄過去?
所以,現在擺在她面前的只有兩條路,一,不管將來發生什么,留守本地,不逃荒;二,逃荒,在路上想辦法拼個前程,畢竟她有空間,至少能維持他們家人的性命。
葉歡的所在地地處平原,沒有山,連丘陵什么的都沒有,一眼望過去,一馬平川,全都是地。
他們村子也不大,就是北方普通的小土村,全村加起來,也就二三百口人,人最多的時候有五百多人,但連年征戰,男丁都出去當兵,留守下來的不是老人婦人就是孩子。
他們這邊以種植玉米、小麥為主,一年種一季玉米,一季小麥,這地祖上買的就是自家的,沒有買過地的,就得給地主干,然,某J委員為了征收軍糧,絲毫不顧及老百姓死活,所以不管你是自己的,還是地主家的,大部分都得上繳出去,哪怕在饑荒年間,也不放過,這也是導致百姓死亡三百萬的原因之一。
葉歡已經十歲,白天家人們都去地里干活的時候,她就帶著弟妹在家,順便給家里人做飯。
剛過罷年,天寒地凍的,地里也沒什么活,婦人們還要圍坐在一起納鞋底、織布、紡線,這些拿到鎮子上,能多少換點東西,有的是碗筷,有的是油鹽醬醋這些生活必需品。
葉歡從醒來之后,就開始在空間種植,系統當時送給她三粒白蘿卜種子,空間和外界的時間是一比二,八小時成熟,外界的二十四小時,空間就是四十八小時,四十八小時她卡著點去種的話,可以種六次。
當然,剛開始級別低,只能種級別低的種子,想要種高級別的,就得將這些收獲的果實賣掉,獲得金幣,到商城再去購買。
葉家的日子過的一般,雖不至于讓你吃飽,但也不會讓你餓肚子。
每天早上起來就是紅薯稀飯,那玉米糝稀的,能看到鍋底有幾塊紅薯,紅薯是頂饑,但吃多了胃酸,吃少了餓肚子,他們小孩兒一人一快紅薯一碗湯,大人因為要干活,男人是三塊紅薯,女人則是兩塊。
中午會蒸點紅薯,到了晚上,和清早一樣,稀湯寡水配紅薯,冬天家里沒有新鮮的菜,全是咸菜,咸菜一次就叨出來一點,有個味兒就行了。
玉米和小麥要上繳出去,老百姓能吃的就是自己開荒種的紅薯、土豆、高粱、谷子之類的雜糧,所以整個冬天大家都靠紅薯過活,一天三頓吃的都是紅薯,蒸的煮的方法多的很,不吃?吃膩了?那你就等著餓肚子吧?
村里喂的起雞的,只有那些需要兒媳婦下奶喂孩子的人家,喂的起豬的,幾乎沒有。
因為自己還吃不飽,拿什么喂豬?辛辛苦苦喂下來的豬,最后還指不定便宜誰呢,所以大家都覺得那是最出力不討好的事兒,寧愿在家納鞋底,也不做賠本生意。
——注:本篇小故事背景、涉及年代的細節皆屬架空,如有杠精不適,及時退出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