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除了開設國文之外,還配備了習字和習作,這兩個,一個是需要你把字練好,另外一個是專門品鑒你的文學水平的,如果你國文學不好,歷史學不好,就很難有太大成就,因為這個年代的文學大都帶著民族特色,所以你的歷史必須得學到位。
民國是介于清朝與新中國之間的這一段時期,具體時間跨度為1912年1月1日至1949年9月30日。
但是,他又劃分為前后兩個時期,北洋政府時期(1912年1月1日—1928年6月),南京政府(1928年6月—1949年9月),按照時間來定的話,現在還處于南京政府時期。
上了課她才覺得自己就跟打開新世界的大門一樣,徹底的歇了想要跳級的想法,因為每個時期的學習,都能帶給你不一樣的體驗。
她從未接觸過這個時期的學習,以前沒有,潛意識里也沒有,她覺得如果就這么跳過去,未免太過遺憾。
于是就安安靜靜的沉下心來去學習。
而能進入中學的女學生,大都學習成績不錯,她現在還處于摸索階段,所以在班級里基礎較差,但她借了同學一二年級的課本,打算從頭開始學,抓緊時間跟上腳步。
比起前世那么多課程,其實這個時期的課并不算多,也不算難,頂多就是和原本的生活軌跡相差甚遠,所以需要一點一點的融入進去,而且班里的女同學也挺好相處的,至于其他班級里同宿舍的,了解不多,暫時沒有交集。
學校的飯菜有保底的,也有另外單買的,單買的肯定質量好點兒,一般的那種就是包含在生活費里的,只能讓你吃飽,不能讓你吃好,都是粗糧咸菜窩頭,能接受,熬過饑荒年的她,吃什么都比野草樹葉好吃。
而她的胃也是為這個年代生的,雖然這一世沒有吃過土和石頭面,但野草樹葉卻是吃了,沒有拉肚子,也沒有拉不下來,肚子也不大,何其幸運,是以越發珍惜當下的這份口糧。
因為落下很多功課,所以除了吃飯睡覺勞動活動的時間,她基本都用來學習了。
其他的都還好,唯一覺得麻煩的就是筆不舒服,習慣了用中性筆,不管是鋼筆還是毛筆,她都不喜歡用。
本來沒有買鉛筆的,后來覺得有必要,就去買了一根,買鉛筆的錢還是爺爺給的領用錢,不是銀元,是政府流通的1元紙幣,相當于六七十年代的五分錢。
拿到鉛筆再來寫,就方便很多,不過還得配備橡皮削筆刀,一共兩塊錢。
學校對學生是集中管理的,畢竟這個社會還是很動蕩的,所以平時是不許外出的,沒有走讀生,都安排借宿。
她是周三去的,一直上到周六的下午三四點左右,才放學。
休息的這一天,主要用來換洗衣服,她周六放學之后先去附近的居民區、菜市場、醫院晃了一圈,賣了一籃子的水果,之后才步行回家。
回了家,爺爺和父親一直沉默著,娘和伯母嬸嬸問了很多細節,她都乖巧的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跟他們講。
等出去散步消食兒的時候,她再將自己的學習情況,匯報給爺和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