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辦法,她只能冒著風雪,和仝戰一起去找了藏醫,老先生反復三次之后,摸著絡腮胡對葉歡夫妻倆道。
“恭喜二位了,這次,真的是苦盡甘來了,這是喜脈,確認無誤的喜脈。”
于是,1961年的新年里,葉歡在31歲的高齡,終于懷上了她和仝戰的孩子,天知道這一刻,夫妻倆有多高興?
葉歡更是激動的抱著仝戰放聲大哭,她23歲嫁給他,31歲才懷上,八年了,八年才熬到了這個孩子。
這個新年,仝戰難得宿醉了一次,葉歡看著他也是默默流淚,因為個中辛酸,只有經歷過的人才知道。
仝戰,他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今年他們主要種了產量高的土豆和玉米,還有足夠他們內部消耗的棉花。
所以冬天他們沒有蘿卜白菜可以吃,只有土豆當菜,玉米當主食,棉花想要變成布,還得靠紡布機,可是整個團部,卻沒有一臺紡布機。
仝戰意識到這塊是缺失,打算過罷年之后,再往上申請一下。
別人家沒有,不代表他們家沒有蔬菜吃,在自家吃飯就這點爽,可以隨心所欲,想做什么做什么。
當然,因為食用油緊張,未免味道太濃郁,所以他們都以煮食為主,不敢炒制。
土豆可以蒸著吃,烤著吃,也可以炒著吃,反正,怎么吃都好吃,但天天吃也煩呀,所以必要的時候,將空間里的咸鴨蛋、辣白菜、蘿卜絲拿出來,可以當小菜。
懷孕以后,仝戰把自己的雞蛋給了她,讓她補充營養,他不干活,不需要,以前是為了把身體養好,現在孩子都有了,他哪里還需要再浪費食物?
葉歡也知道勸不動他,就應下,兩天吃一枚雞蛋,孩子們現在不往外跑了,也是三個人蒸兩個雞蛋吃,有時候壯壯懂事,還會把雞蛋都讓給弟弟妹妹吃,讓她備受感動,但她卻不接受,讓他跟著一起吃。
三個孩子,不偏不向,誰都能吃得到。
食物的彌足珍貴,讓他們在這個寒冬,越發的珍視每一粒糧食。
而肚子里孕育的孩子,也讓她意識到,自己在35歲之前,至少還可以再要一個孩子?
還有,年前她還收到了媽媽的信,因為家里鬧饑荒,所以她沒有東西寄給他們,但卻送來了來自家里的祝福。
這封信是8月份寄出來的,他們11月底才收到,在路上就走了小半年,遠,成了他們思念家鄉的無奈。
信里面媽媽告訴他們,災荒雖然已經過去了,但至少也要到秋收以后才能徹底的緩過勁兒。
不幸的是,姥爺沒能熬過這次的災荒,被無良的舅舅舅媽給活活的餓死了。
災荒期間,即使媽媽和二姨總過去送糧食,可她們一走,這些糧食卻沒有吃到外公的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