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所有人意外的可能就是葉丹妮和葉知秋姐妹倆了。
她們倆是同一年出生,葉知秋還比丹妮大倆月,聽說丹妮跳級,她也咬牙跳級,所以倆人都是81年高考。
但她們倆卻偷偷瞞著家里人,在高三的時候就參加了招飛選拔,入選之后,也沒有聲張,高考后填報志愿,順利考入解放軍空軍飛行學院,等拿到錄取通知書,才給家里人報了喜。
殊不知她們以為的神秘驚喜,家里人怎么可能不知道?但既然孩子選擇了這一行,也喜歡,甚至還通過了考核,他們做家長的有什么資格反對?
只不過女孩子當飛行員,可能所面臨的艱難困苦會比男孩子更多。
由此也看出來,家風的傳承很重要,不管是葉家,仝家,劉家,還是季家,尊重孩子,已經成為一種默認風格。
“雖然我沒有給孩子們做一個表率,但看到他們成就這么大,這輩子也算值了。”
如果你們以為,葉歡這輩子就這樣揭過去,那就錯了,仝戰覺得值,那是因為他所有的遺憾,都在孩子們身上得到了彌補,但葉歡卻覺得,自己的人生才剛剛開始。
束手束腳了這么多年,她怎么可能會在五十多歲的時候就開始老實下來?
那如何對得起這些年堅持不懈的鍛煉?
不就是為了自己能有個好身體嗎?
所以兩年之后,她提前三年辦了退休手續,在1983年回到京城,用仝戰那些年補的工資,買房子之后攢的工資,孩子們給的孝敬,在王府井開了一家服裝店。
租的服裝店不小,整整三大間,二百多平方,每年光租金就要五千塊錢,她一下就簽了十年的合同。
服裝店租下來之后,她親自設計,監督裝修,憑借透明的玻璃窗,上檔次的木質地板,柔和的燈光,特殊的懸掛展示方式,便是連更衣室,更衣鏡,都采用了最超前的風格,成功將【歡·顏】服裝店推出。
而后去廣州批發服裝,憑著后世的眼光,精準的將他們家服裝店定位到了中檔位置。
從裝修到房租、第一次鋪貨,她一共折騰進去三萬塊錢,而后抱著忐忑的心情打開了歡顏的大門。
于83年的五一正式開業,還請了舞龍舞獅,派發的宣傳單,開啟了滿額贈的活動,三天銷售額就達到了五千元。
本以為會賣不動,誰能想到店鋪一推出就爆了,也不枉她為此請了三個服務員做導購,在裝修期間還給他們進行了專業的培訓,從白眼亂飛的百貨樓走出來,到他們這笑臉相迎,奉顧客為上帝的服裝店里,顧客感受到了天差地別的待遇。
比地攤貨貴,比百貨樓的衣服略低,還是南方最流行的服裝,尤其推出滿額贈送,禮品袋推廣之后,三天,她只用了三天時間,就讓【歡·顏】在王府井有了熱度。
當然,這并非她僅有的實力,找美術學院或專業的學生,幫忙畫海報貼玻璃窗,制作屬于他們歡顏的服裝袋,贈送小錢包、皮帶、絲巾等小禮品,都成了他們的宣傳手段。
第一次鋪貨一萬,不到半個月就又得到廣州配送第二批貨,為此她還專門發了鐵路貨運。
五十多歲的年紀在她看來還能再折騰十年,而這十年恰恰是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機遇,她絕對不能錯過,畢竟,這一世的功德,要全靠這十年為基礎來鋪墊了,倘若沒有一定的啟動資金,將來她如何折騰別的項目?
這個年代干個體戶并不光榮,起碼在別人看來,她提前辦理內退,就不是個明智的選擇。
但她不在乎別人的眼光,因為要不了多久,這些人就會后悔自己最初的言論。
那些看不起個體戶的人,卻還在掙著一個月幾十塊錢的死工資,殊不知被他們最瞧不起的人,已經開始日入百元甚至千元的在低調發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