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家的錢和寧浩家的錢,最后會放在一起,多出來的年底會包一個大紅包給她或者寧浩。
去年他們兩家退了大概一萬兩千塊錢,因為寧浩家里是兩個車位,所以交完租金之后,扣掉物業費,水電費真沒多少,而且一般都是自己交,很少會麻煩到物業那邊,這些錢往往花顏都不會要,成了寧浩的生活費。
花顏這邊,不在學校吃飯,每個月差不多需要兩千塊錢的生活費,都是自己做,兩千塊錢能吃的很好。
相對比而言,要在學校吃飯的寧浩,生活費可能就會比她多一些,不過這孩子也節省,除了學習生活外,能不花的錢,他是絕對不會花的。
花顏看他節省,每到換季的季節,就會帶弟弟去買衣服,或者直接買好給弟弟拿回家,買一次就萬把塊錢,因為都是運動品牌服裝,男孩子嘛,從來不給他穿緊身的牛仔褲,都是運動服,運動服運動鞋又貴,所以每次兩身買下來,再偶爾加上她的一件或者兩件,一萬塊錢就這么出去了。
她能掙這個錢,自然就敢花,若是她掙不了這個錢,可能就會去某寶買一些連家的衣服了,這既是她的消費觀,消費是隨著本事起伏的。
絕對不會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圍的事兒,她也教育過寧浩,做人一定有多大本事吃多少飯,千萬不要為了買什么蘋果手機,去賣腎,去借校園貸,那都是愚蠢的行為。
寧浩當即表示自己會有計劃的花每一分錢。
其實花顏也知道這話多余,因為寧浩真不是那種人,一個計劃花多少,就花多少,還記賬本的孩子,怎么可能會去做那種好高騖遠的事兒,但她還是忍不住提醒。
像是在京城這樣遍地都是有錢人的地方,越是名校的孩子,越是家庭條件富裕,不說有多豪吧,起碼家里都是小康家庭,父母都是公務員,對孩子的培養也都是全面發展的。
寧浩作為漂二代,父母為了留京,拿戶口,付出了很多,他好不容易出身就有了京城戶口,必當會好好珍惜日后的日子。
至于她,同樣也是漂二代,父母都是京城人士,但是華國強趕巧發了財,有了錢也就等于有了權,所以她出生的時候,也是光榮的京城戶口,僅是這一個戶口,就不知道比人家少奮斗多少年,所以她也希望自己能夠錦上添花的出息。
花顏到校之后先進班里面報了個道,之后就開始全校性的打掃衛生工作。
到了晚上可以去琴房練習,也可以去圖書館,還可以回宿舍,花顏去圖書館看了一會兒書,就直接找地方進空間練琴了,比起學校的琴,媽媽給自己買的琴更好一點,這些年她每兩年都要找地方,讓人給兩架鋼琴保養保養,調試調試。
說起來,媽媽買的這兩架鋼琴,那是一點也不虧,她練習了這么多年,也算立下了汗馬功勞。
新學期一開始,專業老師就告訴她,今年暑假可以試著參加星海杯鋼琴大賽,全國性的,如果能在這場比賽里得到突破,明后年甚至可以去參加國際性的鋼琴比賽,前提是她能拿到獎,若是拿不到也沒關系,下一次可再參加,總之,鋼琴就是這樣,一次一次突破自己的極限的。
星海杯也算是國內比較專業的鋼琴賽事,希望她能夠重視起來,暑假比賽,讓她勤加練習。
對于尚未參加過鋼琴比賽的花顏來說,這的確是個不小的挑戰,是以,在平時的練習中,也更勤快了。
周五晚上,她和凌曜一放學,就分別從自己的學校出發,到了商務外環的拍攝地,這是提前就安排好的,兩天周期,一點不能浪費,周日晚上結束,今天晚上拍夜場,在十點之前讓她回到酒店。
今天正好梁安也在,不比之前曖.昧時期的校園劇情,這次拍攝的是大四實習期,她在實習單位被老油條處處刁難,加班至深夜。
在等車的時候,突然下起暴雨,好不容易搶到車,卻又被一對情侶蠻橫推倒,結果男二開車正好路過,因為看到前方車的爭執,覺得像女二,只顧著看人,一不小心追尾,然后分別多年的校園情侶,就以這種方式見面了。
和所有校園劇一樣,男女主高考之前或者之后發生了意外,這部劇也不落俗套,不過卻不是安插給了男一女一,而是放在了男二女二身上,要不說花顏的可塑性強呢,16歲的年紀扮演二十出頭的女大學生,竟然一點不違和。
脫下校服,穿上西裝和職業裝的兩個人,在雨幕里見面,一眼萬年,將外人的吵架聲全部摒除在外,彼此之間除了呼吸,就只剩下眼中那個突然出現的人時,現場的氣氛浪漫而不失現實。
尤其當周圍的車疾馳而過,濺的兩人渾身是水,更是將這場重逢戲演繹到了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