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的時候是2200萬,一年下來,她手里各項收入(房租、訂閱、渠道費、出版費等)加在一起,有一百七十多萬,還有銀行的利息,等她將定期變成活期,銀行卡余額有2503萬。
帶著自己的電腦、U盾,到了梁安的公司,先是詳細的說了一下《嫡女策》未來一年的工作計劃,最后談到了投資,因為《青春日記》要到暑假才能上映,所以前期的投資可能主要靠花顏這邊的錢。
“丫頭啊,你也知道,我的錢都投到那部電影里了,這半年的收入,還是靠中獎那幾百萬支撐著,所以在暑假之前,你是咱們《嫡女》唯一的投資商,這部戲我暫時不打算找別的投資商,就咱們自己投資,你看行嗎?”
花顏其實還是挺擔心《青春日記》,畢竟以他們目前的人脈,將來院線的排片率也不會高,如果排片率不高,那票房,其實很難去預估,除非在低排片的情況下,有逆襲的可能,可這種希望,連她都不太敢預估。
而且就算逆襲,最大的贏家也是院線,他們至少要拿其中的百分之五十分成,余下的才是他們這邊的分成。
但現在小導演的出路很難,有些有名的演員轉戰幕后尋找投資商的時候,也是處處碰壁的,演員這一行,也就外表看著光鮮靚麗,實際上這背后的苦,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即便《嫡女策》是自己的小說,她也不敢保證就一定能成功,也許撲街,投資的錢打了水平,一.夜之間讓她傾家蕩產,這都有可能,包括《青春日記》也不是沒有撲街的可能,但你要因為懼怕這些就不去拼,那永遠都不會成功。
所以當梁安在她這兒將所有可能性都提出來之后,花顏表示能夠去理解。
“我覺得我們也有優勢,雖然啟用新人風險大,但我們也不要拘泥于本公司的人,應該廣撒網,去挑選合適的演員,挑選演員的時候,我希望我能夠在場!而且必須我拍板,梁叔,你愿意給我這個權利嗎?”
花顏愿意去賭一把的原因,是因為她有原主上一世的記憶,知道明日之星是靠出演什么角色發家,哪些人有潛力,有能力,無形之中,就成了她逆襲的金手指。
她深吸一口氣,簽下了投資合同,并現場將2500萬投給了梁安的公司。
梁安被她的魄力感動到:“真的想好了?咱們是真的有可能賠錢的。”
花顏點頭,“想好了,錢都給你了,合同也簽了,真要是賠了錢,也只能是命。這2500萬你先用著,后期我會追加到三千萬,剩下的錢,你自己想辦法吧,我們預估的投資是五千萬?”
“嗯,能我們自己投資就自己投資,這樣起碼能夠做的了主,一旦引進投資商,占小頭也就罷了,占了大頭,我們就成了為別人打工的了,所以我會要緊牙關挺著,大不了這部劇多挺一年!”
其實一部劇從開始籌備到拍攝再到后期,移交過審,折騰兩三年都是正常的,有的甚至還壓了多部劇無法播出,這都跟政策以及題材有關,你拍了,未必會在最快的時間內獲得收益,包括電影也是這樣。
就算票房出來了,等到院線那邊打錢,也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馬月了,所以說是五千萬,其實花顏自己也擔心,他們這個公司還能不能熬得過來。
本來以為自己很有錢了,可到頭來才發現,比起真正的有錢人,她這邊根本就不夠看的。
如果真要到了無法支撐的地步,那幾套房子,可能就是她最后的退路了。
梁安這邊海選演員,并不一定非要她出面,只要公司里的人,先一步將演員資料轉發給她過目,不管是初選還是復選,她都要全程參與,這是對她自己負責。
劇本她已經看了好幾遍,改動不算特別大,原有比較爽的情節還都保留在內,這也是她比較滿意的地方,起碼是尊重她的,所以劇里面每個人物,她都記在了心里,在翻看演員的資料的時候,基本上什么人適合什么角色,會有一個大概的分析。
當然,最后還是要帶妝試戲來決定,她知道一部戲的成功,最離不開的就是服裝道化這些,如果細節做的不到位,說再多也白搭,還有,她的小說時代背景是和宋代比較接近,她了解過宋代的禮儀,和她寫的并無太大的出入,不過話雖如此,到時候還是要請利益方面的老師重新培訓。
再來就是人物的服裝以及裝扮首飾這些,真正的古代后宮,朝堂,等級分明的很,什么樣的品階穿什么樣規制的衣裳,越是低的位分,越是樸素,而且遠沒有后世拍出來這么光鮮靚麗,也沒有電視劇里那樣的百花齊放,各個妃子都長得好看,其實真實的后宮里,也不乏長相一般,甚至難看的女人,但往往,這些女人都有強硬的家族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