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要分配比例,反反復復的做實驗,尤其最初的黑火藥是用來煉丹、玩雜技,完全上升到炸山這種威力巨大的火藥上去,那配方可不是輕易就能配出來的,要找一個空曠的地方進行反反復復的實驗才行。
而且,為了迷惑其他兩隊人馬,她還多添加了鐵、鹽、石灰等其他配比,這樣種類多了,他們就更覺察不出配方到底是啥了。
根據燃燒時的性質,火藥可分為有煙火藥(燃燒時發煙,如黑色火藥)和無煙火藥兩類。
無煙火藥主要用作彈藥的引燃藥或發射藥。
如何將火藥變成黑火藥,并且制作引線,亦或者戰爭年代的地雷,這些問題在江雪的記憶里是沒有的,所以,她需要反復的琢磨與實驗。
學過化學,或者讀過歷史的我們都知道,火藥是由硫磺、硝石、木炭混合而成的。
在很早很早以前,我們的先人就對這三種物質有了一定認識。
早在新石器時代,當然,她所經歷過的獸世,也都經歷過,在燒制陶器的時候,她教人們認識了木炭,把它當做燃料。
在商周時期,聰明的祖先們,更是在冶金中廣泛使用木炭。
因為木炭的灰分比木柴少,強度也高,所以是比木柴更好的燃料。
硫磺本就天然存在,很早之前人們就開采它。
我們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也會經常接觸到硫磺,比如溫泉會釋放出硫磺的氣味,冶煉金屬時,逸出的二氧化硫刺鼻難聞,這些都會給人留下印象,如果在火山附近,那硫磺多的,根本不需要刻意去尋找。
據她所知,古人掌握最早的硝,可能是墻角和屋根下的土硝,硝石的化學性質很活潑能與很多物質發生反應,‘以火燒之,紫青煙起,云是硝石也’,這是最簡單的辨別方法,《神農本草經》里面,不管是硫磺還是硝石,都是非常廣泛使用的藥材,除此之外,硝石磨成粉還能制作冰,炎熱的夏天,只要硝石足夠多,冰就能源源不斷的創造出來。
不像現在,他們所使用的冰,還是冬天儲存下來的,如今既然提到了硝,江雪好像又找到了一種悶聲發大財的機會。
水族的人很容易就能辨別硝石和硫磺,其他人辨別能力有限,就讓水族的子弟帶著他們去找,江雪在這個過程中也沒閑著,讓水逸軒帶著她去攀爬高山,實地勘察那幾個堰塞湖。
這期間,雨還在下,他們冒雨前行,如果下的實在太大,就找山洞暫時躲避,幸好這雨天沒有打雷,不然怕是還會引起山林大火,古代的樹木多,很容易出現各種天災,哪怕在爬山的過程中,也要時刻提防著草叢里的毒蛇猛獸,畢竟這古代,也只是比遠古先進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