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黑之后,進空間給孩子洗干凈,再抱出來哄睡,把她哄睡后,母女倆再進空間。
這個時候她就該忙活地里面,牧場那邊的活了,撿雞蛋,擠牛奶,喂飼料。
所謂飼料,他們吃的都是空間蔬菜成熟之后,剝下來的外皮,比如花生只要下面的,上面的就直接扔給牛吃。
她空間就是靠這些綠色循環起來的。
忙完地里和牧場的,就得趕緊備課了,幾天沒上課,還怪想那些小家伙的。
這次進城,她一共賺了五十二萬,聽起來真的天文數字了,但是,兌換成二套幣種,那就是五十二塊錢而已。
別小看了二套幣種的購買力,那是一套幣種永遠也比不了的,但是一套幣種你也不能小看它做出的貢獻。
因為戰亂時候的幣種太亂了,你冀北省的錢拿到豫南省,可能連一塊燒餅都買不了,因為老百姓不認啊!
各地的錢有各地政府管轄印制,亂的不行,所以為了統一標準,才在新中國成立之后,統一了貨幣。
第一套人民幣1949年發行,1955年就結束了她的使命,加起來也就六年時間.
而二套卻是跨越期最長,從1955到2007年,五十二年吶!
她花了兩天的時間,分時段去整理這些錢,只挑選對自己有用的,沒用的全都堆積到一邊。
全套根據印制方的不同,她一共收藏了三十套,余下的差不多還有六千多萬,聽起來天文數字了吧?
明年兌換成二套的,六千塊錢。
她已經想好了,絕對不能在居住地兌換,會讓人知道她有多少錢,所以她得找多個地方進行兌換。
兌換到的新幣直接收藏成套,說不定還能找得到連號的。
大概是因為天氣熱起來,地里面的食物多了,張麗和她的孩子,明顯比前一段時間看著健康了點兒。
錢家老太太被她嚇壞了,再也沒來打擾過,她的閨女自然而然的保住了。
對付這樣的惡人,就該這么磨。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半個月之后,她以全縣第一名的好成績直接通過筆試,面試時間定在了7月15、16號,他們白家灣公社小學因為她,還被縣里面點了名,安怡的名字被很多教育界的人周知,除了她那一手漂亮的字之外,更多的人是在惋惜,這么好的教育苗子,咋就樂意貓在鄉下的小學里教一二三年級呢?
校長已經不止一次的找她吐槽,“那些人要吃人哦,我只要一開會,他們都問我要人,鄉下小學怎么了?鄉下小學就留不住人了?咱們白家灣有山有水,美著呢,你可一定找爭氣,給咱鄉下的小學爭口氣,讓他們看不起人?”
不過說是這么說,其實校長也很好奇:“你的條件這么好,為什么要留在我們公社小學?不去縣里面?我覺得就憑你這水平,將來就是去市里面,省里面教書,都是搶著要!”
“人各有志,我覺得咱這里就很好,為什么非要去城里?我家就我們母女倆,也沒別的負擔,夠我們生存就行了啊!”
安怡不知道,因為她這句話,校長連夜就去找公社大隊長談話了,為了留下安怡,他們除了給安怡申請公辦老師的工資之外,還打算給她申請半份的工分,也就是說,滿分十分工分的話,就給她五分,這樣一來,到了年底,她也能多少分點糧食。
這個時候的公社還不是很完善,都是從互助ZU一路改編至此的,不算真正意義上的生產公社。
真正蛻變是在大煉鋼鐵之后吃大食堂,那是轉折點。
距離面試還有差不多半個月,這半個月,她除了日常上課、調課之外,還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
因為所謂面試,就是公開課,是真正實力的角逐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