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怡一個星期,也就周五下午能抽出時間去看看安琥,實在沒空,就只能等到周末他自己來。
那孩子也懂事,自打有了自行車之后,他只要出去采野菜,就會騎車給送過來,住一晚,第二天再走。
當然,他選擇的日期,都是安怡晚上沒課的時候。
學習上的問題,他現在只問兩個姨,安怡晚上回家都不想說話的苦,家里人最清楚不過,全家都指望安怡,能不心疼?
周末的時候,全家都回去種地,人多的話,一天就能把前后院給整好,一些細節問題,則留給安琥侍弄。
比如,扒拉出來個地邊呀,澆水,多長時間施一次肥,每次施多少,安怡都有嚴格的要求,否則一不小心,就燒死長不出來了。
因為倒春寒的緣故,所以早春種地需要蒙塑料布,這年代這塑料布可不好找,但是安怡的空間有,反正埋在自家院子,外人也看不到,當初倆妹子住進這院子的時候,可是加高過,甚至還放了玻璃渣在頂的位置,所以安全系數還是在的。
安怡交代安琥:“平時出來進去記得鎖門。其實你應該選一只小不點帶回去陪著你的,但你無暇照顧也是事實,咱家有太多被人眼紅的地方,你們幾個,平時一定要低調,謹言甚微,不該說的話,不要說,否則一不小心將會惹來大麻煩。”
時間進入4月后,天就逐漸暖和起來,等種子發了芽,天氣也沒那么冷了,捂在地上的塑料布就得揭掉,要不然時間過長還會死在里面,揭下來的塑料布留著明年還能繼續用,得放好。
去年沒種多少菜,今年前院種的都是菜,后院種了紅薯和土豆,連玉米都沒種,因為沒地方了,統共就這么大的距離,能省就省吧?
墻角種了梅豆、冬瓜、南瓜、絲瓜等爬墻類的植物,冬瓜和南瓜很能結,結好多,最適合爬墻種了。
安怡最喜歡農村春天的時候,那種似荒又綠的感覺,太治愈。
只要到周末,她們一家老小齊回家,不是去山上撿柴火,就是挖野菜,挖來的野菜大部分都帶走,說是曬干,其實都是進了安怡的空間,這種季節性的菜,雖然能種植,但是還是感覺自己挖來的更好。
“主要是我沒時間,被太多孩子拖累了,其實這里距離長白山也不算遠,要是能入住長白山下,那得能采到多少好東西啊?”
越想,越覺得心癢,除了長白山讓她覺得遺憾外,還有……俄羅斯?
東北的山里面有太多好東西了,常聽的貂皮、梅花鹿的鹿茸、人參、黃柏、靈芝……
可是她根本就擠不出時間利用空間采。
等到貓冬的時候,她是有時間了,可大雪一覆蓋,她能找得到什么?寸步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