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吧,老會計也是越老越吃香,我學財務。要么就是像姐一樣去當老師?”
安怡認可的點了下頭:“都不錯,可以,挺好的,既然有了目標,那就好好學,虎子呢,這個假期學的怎么樣?”
安娜和安琪一臉佩服,“開學上初三是沒問題的,這孩子基本功扎實,還肯鉆研,踏實努力,能吃苦,是個當兵的料!也有咱家肯學的風范。”
虎子被大姨小姨說的不好意思,看著安怡說:“比起大姨和小姨,我差得遠了。”
安怡卻笑著拍了下他的頭:“還挺含蓄的,不用這樣,你們努力,就是對我付出最大的回報,目前看來,我都沒看錯人,你們抓緊時間學,才能早日奔赴自己喜歡的崗位。”
當晚安怡就給大家做了牛肉面,明面上是第一次吃牛肉,實際上空間的牛宰殺后,她也偷偷給他們做過,所以大家會覺得這牛肉的味道似曾相識,被安怡打馬虎眼遮掩過去了。
“咱們這兒牛可都是寶貝疙瘩,誰家敢殺牛啊,除非老死或者病死,可就那也輪不到普通人去吃,但是蘇國那邊地大物博,很多地方都是牧區,喂的牛羊就比較多,豬肉都少,所以我才能買得到,好吃吧?”
面條是她教虎子搟的,吃著自己搟的白面面條,嚼著勁道的牛肉,覺得幸福極了,明明雪還沒融化,卻吃的渾身冒汗,幸福感爆棚。
這次安怡在蘇國還買了很多的黑麥面、小麥面、玉米面,有細面,也有粗面(帶皮),家里有烤箱,回頭她也試試做一些粗糧面包,連發酵粉她也買回來不少。
3月28號左右就得去報道,之后召集孩子們到學校鏟雪打掃衛生,剛開學教室還需要生爐子,需要每個孩子進學校每天都帶柴火,在學校門口有專門過稱收的老師進行登記。
這柴火少說也要帶半個月左右,當然,老師也要帶,只要在教室里待,誰都得帶,除非你不想學習。
虎子她們仨也不例外。
而且虎子通過了學校的入學測試,直接進入初三就讀,順利的話,明年就能跟秋季招兵的人一起走,像這樣的孩子,可以跟著內陸一起參加秋季的畢業考試,不需要走東北的升學模式。
開學之后這日子一下變得忙碌起來,不僅是她,孩子們也是如此。
她和姐倆在一個高中,中午可以一起吃飯,倆姑娘在托班有老師照顧,也不用操心,虎子一個男孩子沒那么多的講究,為了騰出更多時間學習,直接給他辦理了住校,周末才回家。
在學校每學期交三塊錢的住宿費就行,吃的方面,可以自己從家帶咸菜,到灶上買饅頭,也有炒菜啥的,這個看自己的消費水平,虎子雖說住了校,可安怡去那邊上課的時候,還是會給他帶飯帶干糧,以及自己做的醬菜咸菜咸鴨蛋等,到時候需要他自己去灶上熱熱。
所以虎子的日子,相對比同齡人,已經好太多了。
到了周末回到家,他們會一起去澡堂子泡澡,因為冬天太冷,零下幾十度,洗澡也不怎么勤快,平時女人在家會擦擦身子,只有周末了,會一起去澡堂子泡大澡。
安怡就不太想去這種下餃子似的澡堂子,但現在還沒有單獨的房間可以洗,所以一般她都以自己洗過為由,讓姐倆自己去,其實她也真是洗過,每天和孩子們在空間燒水洗澡,已經成為了習慣,哪怕大冬天的,她們也有辦法洗澡,可虎子他們仨就不行了,每周一次都是奢侈的,這么冷的天,洗一次就要兩毛錢,春秋天就會便宜很多,一毛錢可以洗三次,但是冬天是真不便宜。
虎子來縣城上學之后,基本就不怎么回鄉下了,但在開春之后,還要回家把房前屋后種上蔬菜和玉米土豆紅薯這些,多少能給冬日增添點口糧不是?
現在鄉下已經實行了一起吃飯的制度,家家戶戶到點就去食堂,可是省事兒了。
隊長還在詢問她肥料的事兒,安怡看了下空間里的肥料,就趁著周末給他們倒騰了1500斤,和上次差不多的量,年底依然是75塊錢,一千四百來斤的糧食。
在她看來,這點肥料杯水車薪,可隊長覺得有總比沒有的好,而且這些肥料都上到了他們認為比較主貴的地里面,去年他們就是這么安排的,所以產出對比非常明顯,給安怡這一千多斤糧食,對比增收兩成,其實一點也不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