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凡是被發配的地方,都是人跡罕至,物資匱乏的荒蕪之地,沒有人去那邊居住,就需要這些被流放的人到那邊開墾田地,逐漸繁衍生息,擴大疆土的版圖,有了人,就有了城,否則就是一片荒蕪。
當然,如果你能平安到達那些地方,肯定是自由之身,只不過所受的苦,是無法想象的。
要說這流放之地,還是在秦朝之后才有了比較固定的地方。
由于流放的犯人都是“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的犯人,因此秦始皇規定將他們流放去南蠻地區,南蠻地區主要就是我國如今的南方地區,當時因為城市不發達,所以南方地區才會被稱為蠻夷之地,用來關押那些犯罪了的人。
這個規矩后來也被劉邦建立的漢朝給繼承了。
唐宋時期,我國的國土邊境地區就是與周邊的突厥、吐蕃等小勢力毗鄰的地方。
這些地方大約就是如今我國的內蒙古、甘肅、新疆和西藏的邊界線一帶,唐朝和宋朝都是將犯人流放到這些地方去。
但是這種流放方式有一個很大的弊端,那就是犯人到了吐蕃、突厥等地方的邊界后,為了逃難會主動選擇加入吐蕃或突厥,幫助他們對抗唐朝或宋朝的統治。
有了唐宋時期的經驗教訓后,元明清三代王朝都會在北方和南方各建立一個專門的看管犯人的地方,南方主要是南蠻一帶,北方則是東北的寧古塔。
但是由于南北的氣候、生存條件差異太大,所以很多犯人在流放過程中便不堪重負而去世了。
所以沈清潛意識里,以為他們會被發配到南方來著,畢竟金國所在的位置,算是北方了。
沒想到這個架空的年代里,還沒有那個意識,選擇了東北的寧古塔。
她這么著急的逃出來,除了擔心路上曝光隱私外,還擔心一到那個地方,就有可能被充軍。
當然,照目前這具身體的素質來看,就算她不逃,也得死在半道上,太弱了。
且不說這一路要經歷什么了,單是饑一頓飽一頓,人一直處于干涸的狀態,沒病也得拖出病。
還有她的腳,已經承受不住更遠的距離了,再走下去,會廢的。
如今她所處的位置,是一片山林之地,途中她尚且沒看到什么人員密集的地方,八成是衙役故意選擇人少的地方,帶著他們繞遠路。
她不知道這是哪里,也不知道這一世應該怎么開始,只能先躺在空間休息休息,等腳上結了痂,找到了合適替換的衣服,再說。
睡到自然醒,肚子已經餓的不行,她走出空間,發現天已經不知何時亮了,林子氤氳在一片霧氣之中,周圍除了鳥叫聲,什么也沒有,安靜的可怕。
她低頭四處瞅了瞅,看到了不少野菜,徒手將它們挖出來,菜她不缺,缺的是工具,衣服,還有廚具這些。
尤其是衣服,如今她這個人不人鬼不鬼的樣子,一定要想辦法改頭換面,否則標記性實在太強了。
這個山林子的林木很密集,如今又是春天,她本能就往上面爬,站得高了,好歹能瞅瞅這一片到底是個什么區域。
這個小山不高,也就百來米,通常被稱之為土坡,之所以有狼,還是人跡罕至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