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用水浸泡之后,就會變得特別有韌性,可以用來捆扎要去賣的蔬菜,也可以用來編織日用品,比如托盤、水果籃、蔬菜籃、背簍等等,因為一沾水就有韌性,所以還算屆時,只要編制的牢固,那就能用很長時間。
六畝地的稻草攢了可真不老少,全部拉回家進行晾曬,干了就堆成草垛子剁起來,然后慢慢的教孩子們編織,在他們的巧手下,可是編出來不少好看又實用的日用品。
然后再讓余景天他們外出采買的時候,將這些日用品連同他們院子里吃不完的蔬菜一起,拿到集市上賣,一文錢兩文錢,只要有人要,就盡管脫手,換來的錢則買成豬肉帶回來,給孩子們改善伙食。
等到了10月中旬,稻田的地已經犁過,并細心的進行了整理,灑下了草木灰、農家肥進行漚肥,然后就在申晴的招呼下,全家十四口子人開始對這六畝地進行冬小麥的種植。
對了,這期間他們其他旱地的一些蕎麥、小米、高粱、大豆也都進行了收獲,地平好之后,加起來統共十畝地,他們全部種上了冬小麥。
有了四畝地的補充,今年冬天的糧食雖不至于讓他們敞開了吃,但只要節省著來,應該是能熬過這個冬天的。
雜糧和稻谷一樣收獲之后需要晾曬,晾曬干了就儲存到用木頭做的谷倉里,每次吃的時候,就拿出來碾成米,脫殼去皮,把粗的和細的分開,平時做飯的時候摻和著吃。
申晴的胃現在已經完全習慣了適應,那是粗糧細糧都能吃到嘴,不挑,也沒資格挑,畢竟眼下國家動亂,能這樣每天吃吃喝喝的過日子,已經很是不易了。
從林森他們帶回來的消息來看,金國如今可真是蕭條的很,四周圍都在打仗,保不保得住這個國號還真不好說,各地都在抓壯丁,沒有點本事都不敢出這個門,而他們山寨還能這么與世無爭的種田養家,全賴山谷外那復雜多變的機關保護著。
小麥種之前下了場秋雨,就是趁著這場雨,大家趕緊將地里面的菜拔掉,將冬小麥種上。
等小麥開始發芽的時候,再利用水車將所有小麥再澆透一遍,這樣一來,就能保證麥苗的茁壯成長了。
當然,每次給莊稼澆地,都是全家上陣的重大工程,誰也別想偷懶,小孩子踩水車,大人用手動的,都在想方設法的將溪水輸送到田地里。
今年的天不算旱,林子里的樹木和草長得也旺盛,為雞鴨鵝、豬牛羊這些家禽和牲畜,提供了大量的飼料。
進入十月之后,天氣就逐漸轉涼了。
她現在是上六天課,休息一天,每逢休息日都要帶著孩子們去山上逛逛,看看有沒有什么果子可以搜刮。
這次沒能讓她失望,什么松子啊,板栗啊,野柿子、野酸棗等野味兒,可是背回家不少。
板栗藏在毛茸茸的外皮內,這里的人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吃,松子更是,誰能想到松果里面會有松子啊?
他們上山,頂多看到野柿子野酸棗野生的蘋果梨子摘一些,很少有人能搜刮到松子和板栗。
申晴帶著孩子們上了次山,每個人背一簍子處理干凈的干貨下山,碰到有人問,也不吝嗇,直接告知,這樣一來,冬天雪封山之前,這些食物應該能被大家伙運回家。
孩子們去一次肯定覺得不夠過癮,她上課的時候,他們沒課的時候,就有了事情干,年齡大的上山去摘果子,年齡小的就在家喂養雞鴨鵝豬,分工十分明確。
小小的年紀如今已經懂得用自己的勞動換取豐碩的果實了。
板栗熬出來的稀飯,燉出來的菜簡直不要太美味。
松子炒香之后炸出來的油也格外的多,就是剝出來的松子量太少,油即使有,也只夠偶爾吃一次,非常珍貴,但是炒一次菜,就能讓人回味半天。
炸出來的油渣子,混合著糧食整出來的菜窩窩,粑粑,味道也出奇的好。
采摘回來的野柿子酸澀無比,用稻草圍起來,放置幾天再去吃,就會變得甘甜可口。
經過這大半年的運轉,孩子們已經能夠非常利索的照看家里家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