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不容易自己過著自在些,可不想再找了,嬸子大娘們,以后可別再提這茬事兒了。”
廣西的勞動人民特別擅長腌菜和菜干,新鮮的豆角今天你拿給我一把,明天她帶過來一把,累積多了又吃不完,干脆在她們的指導下,買來玻璃缸,將豆角清洗干凈,攤開晾干,整齊的碼入缸子,倒入高度白酒,撒進大顆粒的鹽,燒開晾涼的白開水倒入,淹沒豆角,腌制一個星期就能吃了。
酸豆角特別下飯,炒菜煲湯加入一點,味道很是酸爽,這種腌制的方法還適合辣椒的腌制。
為了腌菜,她買了十多個這樣的壇子。
當然,誰都知道腌菜不好,她也不敢天天吃,只是把吃不完的腌制起來,偶爾吃點兒。
平時吃的也都是當季菜,地里面有什么就吃什么。
她的地里面菜都還沒長起來,鄰居那邊什么菜都能吃了,出紅薯的時候,她過去幫忙,誰叫她都去,天很熱,她穿著防曬服,戴上草帽,跟著這些大娘大爺去干活,走的時候人家會給她點‘工錢’,哈哈,她干活其實也是奔著這些工錢來的。
別看他們閑的時候打麻將,人家每天早上四五點起來還騎車去鎮子上賣菜呢!
閑也是將活都干完才閑下來的。
白薯拿回家上鍋蒸熟,再放到大缸里,吊著個烤盤,下面生火,就是最簡單的烤爐,先蒸后烤水分充足不會覺得干的難以下咽,味道也是清香撲鼻,吃了一個又一個,再燒一碗蔬菜湯,她的晌午飯算是解決了,看,純天然無公害吧?
她的攝像機里記錄了大家干活,還有她做好飯的影像,通過剪輯,就是幾分鐘卻豐滿的小視頻。
而后上傳到她的【七零好時光】微博賬號上,通過她這段時間的努力,包括前期的裝修,也都記錄在影像里,現在她的粉絲已經突破了三千人,關注她的人大都奔著這種綠色的田園生活來的。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總是會找一下兒時的回憶,她的視頻很有人情味兒。
有時候會通過老人們的同意,錄上去,流利接地氣的家鄉話,也能讓觀眾產生共鳴。
她的聲優練習也開始了,配音涉及很廣,都是影視劇的片段,國內外都有,她就是通過這些進行訓練的,然后將這些她配的音頻,上傳到微博,讓讀者進行批判,自己再自我調整,尋求突破。
溫愛敏的藥吃完了,要去醫院復診,因為檢查項目較多,所以她需要在醫院住個一兩天。
她去的醫院是省城腫瘤醫院,但凡住進來的人,十之八九都是重癥,在這里每天都上演著各種人性的考驗,這不,今天又聽說一個孩子被父母拋棄,棄之不顧了。
一聽說是絕癥,當錢花完的時候,所以耐心都消失殆盡了,要么是被父母雙方拋棄,要么是被一方拋棄,這是孩子,年輕人則多數極力挽救,中老年人,基本上都是老人自己說不治了。
能像她這么坦然和樂觀的,還真不多。
但像她這樣單槍匹馬來醫院闖蕩的,卻還真不少。
她并不喜歡醫院,相信沒有人喜歡待在醫院,要不是她這來回的麻煩,也不會選擇住院。
她的電瓶車能開一百八十公里,雖說是省城,但他們那地方不算偏僻,周圍也沒有山,所以百十公里就到了,出院之前再充個幾個小時,就夠她折騰回家了,她買電瓶車就沒打算去遠地方,她的活動范圍也就周圍的百八十里地。
通過兩天的等待,各項檢查結果出來后,醫生點頭表示各項指標還可以,不過讓她注意飲食以及鍛煉,提高免疫力,一有不適盡快就醫,最好能維持三個月一檢查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