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現在一日三餐都不缺,想吃什么就能吃到什么,所以溫愛敏不像傳統北方人那樣,年前就是各種炸炸炸,蒸蒸蒸,再不就是包包包,她沒有,蔬菜能買得到的就多買點,夠十天半個月的量就行,肉冰柜里儲存滿滿的,再有就是干菜,也有不老少。
母子女三人每天早上牛奶雞蛋煎餅玉米紅薯這些健康早餐,不追求硬貨,全都很清淡營養。
中午四菜一湯,晚上就是一鍋燉,很簡單,但是味道卻很好。
連張鐸也發現,明明很簡單的食材,到溫愛敏這兒就跟變魔術似的,好吃又實惠。
偶爾還會做個螺螄粉、麻辣燙、米線啥的給他們過過嘴癮。
三個人都偏好吃辣,所以他們日常離不開辣椒,辣椒很能接,各種辣椒每年溫愛敏都會種很多。
什么尖椒柿子椒朝天椒,只要有的品種,能種的,她都會種,而且很容易活,犄角旮旯就能活,只要活了,那就一串一串的接,廣西的作物因為天氣原因存活時間很長,有時候12月份了,還長得翠綠如翡翠,好看又好吃。
張鐸來了這兒之后,溫愛敏才知道他在學校學的是網頁與平面設計,說白了就是進一個廣告公司,當一個經常加班的平面設計師。
沒什么大的發展前途,自己的話餓不死,但是這工作要是娶媳婦的話,在這個年代,就稍顯落伍了。
張鐸自己甚至也沒什么追求,現在就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溫愛敏在知道他的專業之后,就萌生了要和他進行合作的想法。
但她年前沒有說,過罷年之后,才像之前和張儷那樣談話,把她叫到了自己的書房。
讓他坐在電腦之前,隨便給他一些視頻,讓他進行剪輯,或者給他一個主題,讓他幫忙設計。
不過設計出來的東西嘛,就差強人意許多,畢竟資歷淺,也不是好的院校畢業,只有糊口水準,沒有什么上升空間,這樣的孩子,平平無奇,日后也沒有什么大的出息。
溫愛敏也沒直接教他什么,就是給他買了相關的網課學習視頻剪輯,還有一些拍攝技能。
“先不著急工作,先學習學習,你妹妹2月中旬就生了,也沒有你能幫得上忙的地方,你就在家看家,照顧我的那些家禽牲畜,還有地里面的那些活,剩余時間你好好學習,等我們出院回家再安排。”
在張儷生產之前,家里的快遞包裹很多,產婦、嬰兒用品,張儷自己不知道買啥,她卻是知道的,所以買了上萬元的儲備回家,張儷的房間都堆滿了。
在張儷預產期的前兩天,溫愛敏就安排閨女住院了,因為愿意花錢,專門找了個單人間。
普通病床一天七八塊,單人間一天就五十元,相差甚遠,卻也不貴,畢竟這里不是省會,就是個縣市級的醫院。
提前住院的好處就是不用擔心半夜突然發作來醫院,買了一張折疊床放到單人間里,母女倆休息互不干擾。
提前住院的好處是每天檢查做完就沒事兒了,她就領著閨女出去逛,多走路,買點水果,吃點飯散步回來,沒想到這一住就是五天,五天之后還是沒動靜,孩子也入盆了,胎位很好,適合順產。
張儷也知道順產復原的更快一些,剖腹產怎么說也是個大手術,開刀就不說了,還得麻藥,各種害怕,所以理所當然的選擇了順產。
這邊送進手術室,那邊張鐸就開車過來了。
張鐸滿十八的時候就考了駕照,他們來醫院的時候,也是兒子送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