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溫愛敏通過村子租了二十畝地,開始種植果樹,這二十畝地不僅拉起了網,還蓋了廠房,總投資預估得五十來萬,因為錢不是一次性投入進去的,所以她掙得能跟得上這個節奏。
廠房其實也是雞場,種植果樹的園子下面還能飼養走地雞,走地鴨,她也不能單純的靠那四分地而活,既然決定發展農業了,那就干脆往這方面發展。
自從廠房建起來,兒子就搬到了果園住,將趙家的房子退了。
果園這邊還蓋了三層的辦公樓,一樓辦公,樓上可以用來住宿。
二十畝的果園拉起了圍墻,上面還用了玻璃渣及鐵絲網,畢竟遠離村子,少不得要多防范一下。
兒子喂養了四只大狗,平時還能巡視廠房。
種植果子他們沒有經驗,還好張鐸這一年多一直跟果農打交道,幫他們賣貨,倒是學了不少經驗。
這二十畝不是他們的終點,只能算是。
也正因他們突然的操作,讓村子里認識到他們家實力雄厚,趙家人更是覺得這個女婿有前途,因而讓趙茜不要矯情,好好珍惜這個好對象,雖然是外地人,可看得出來這家人一直很勤勞向上,咱莊稼人不求大富大貴,只求簡單幸福。
趙茜也是聽話的孩子,雖然她不想這么早的步入婚姻,可隨著相處的時間越來越長,她日漸覺得張鐸是個有擔當的好男人,父母的眼光不會差,如果她嫁到城里,門不當戶不對的結果,電影電視劇也不是沒演,守好眼前人才是重要的。
于是她很認真,也非常重視和張鐸的相處。
越是相處,越是了解張鐸的妹妹和母親不簡單,尤其是母親,能將自己的視頻號做到上百萬粉絲,還沒有加入任何團隊的扶持,廣告的介入,單純靠流量和張鐸賣水果撐起了這個家,不簡單。
本以為張鐸的妹妹就是在家帶個孩子,誰知道人家還是個不愿意吃白食的,帶著孩子也能掙錢,折讓趙茜越發覺得自己是個廢物,在學校一毛錢不掙不說,還伸手問父母要錢,對比之下,比她小幾歲雖然沒啥文化,可已經體會賺錢不易的張儷,更值得她欽佩。
果然,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她聽爸媽的話,找的這個對象,的確靠譜。
張鐸自打廠房蓋好之后就搬進去住了,趙家的房子也退了,里面的家具家電也都拆走。
趙茜沒有車,來往不方便,只能寒暑假的時候回來看看,平時和張鐸也是靠微信聯系。
張鐸對她不錯,出手也大方,偶爾會給女友發個紅包,讓她買點自己喜歡的東西。
趙茜雖然人回不去,但也會給張鐸買禮物寄回家,兩個人在金錢上,不是一方單獨付出,而是互相的,這種狀態很好,彼此雙方也相處的融洽。
2018年年底的時候,張儷已經輕松過萬,有時候還能突破兩萬元的收入,在有聲平臺的粉絲也達到了數十萬,這般的增長速度,莫說她自己,就連溫愛敏也很吃驚,她現在養活自己輕而易舉,光是紙尿褲這邊每個月都能輕松過五千大關,發展了不少下線,即使每個月自己沒業務,也有一兩千的提成在。
哥哥張鐸那邊更是了不起,光2018年一年,就掙了三十萬,他們這個果園沒有貸款,全靠自己的錢在流動,雖然每天起早貪黑的很辛苦,但這樣充實的生活更能鍛煉他們吃苦耐勞的精神。
年輕人嘛,哪能沒點兒壓力
溫愛敏的身體不允許自己太勞累,所以果園那邊就在村子里找了幾個人幫忙,她自己有空的時候去看看,幫助兒子提點建設性的意見,主要經歷還是放在她自己的平臺運營上,比如公眾號微博。
到2018年底,他們的粉絲已經突破了三百萬,不計其數的公司找過來想讓他們幫忙帶貨,都被拒絕了,他們之所以發展果園,就是想單獨經營自己的網店,不想和其他資本有過多的牽扯。
為了拿到資格,還注冊了公司,公司規模不大,只有十來個人,但該有的資質都有,甚至還將剛畢業的趙茜招過來做出納,又找了個兼職會計幫忙報稅。
趙茜身兼多職幫忙接電話,聯系客戶,忙的也是熱火朝天,雖然兩個人沒有到談婚論嫁的地步,但通過溫愛敏的觀察,已經認定了這個兒媳婦,能干,不矯情做作,很實在的一個人。
果園從一開始就是張鐸的,溫愛敏只負責前期的一個投資,也算是她這當媽的送給兒子的禮物了。
閨女這邊她也沒有虧待,偶爾也會在短視頻里宣傳她的有聲小說,紙尿褲,這也使得她的粉絲極其下線越來越多。
她現在,不管哪方面短視頻、公眾號、微博、各大平臺投稿的更新都不勤快,但至少能保證一個星期更新一次,如今粉絲群穩定,收入也穩定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