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一個會也要等到9號。
她空間倒是有筆墨紙硯,但沒有紅紙,更加沒有金色的墨汁,用紅紙金字寫出來的春聯,明顯更上檔次。
春聯是家家戶戶必備的,都會買。
萬分感謝報社在7號的時候,給她寄回來了280塊錢,這是她1月份努力的結果,因為2月份過年了,她不打算再寫稿子,所以寫的幾乎是雙倍的量。
二百八十塊錢,讓她看到了希望,幾乎是在收到錢的第一時間,就去市里面購買了書寫春節對聯的書、紅紙、金色、黑色墨水。
為此她還專門找了一塊不用的門板,架成桌子,鋪上一層布,舒展平整后開始根據春聯書上的對子進行合適的剪裁、書寫。
金色的對子,大的賣12元,小的8毛錢,黑色的大的賣八毛,小的賣五毛。
大對子只有大門上,小對子包含堂屋門,院子,外加門口出入平安的。
各種尺寸,都是根據這年代大家門框的長度進行測量之后,定的規格。
汪婷在空間寫了兩天,二百副對子都有了,這種生意輕得很,她和妹妹找了一塊兒大的塑料布,從河邊撿了一些光滑的鵝卵石,然后就去鎮子上,在趕會當天,找一個不礙事的地方,蹲下來,塑料布攤開,春聯擺上去,招牌寫清楚價格,之后就和妹妹蹲在石頭上等待生意上門。
零下十來度坐在寒風中等生意,這滋味兒不好受,妹妹幾次都說要回家,可汪婷卻覺得這是個很好的鍛煉機會,尤其對于膽小的妹妹來說,更不能怯懦。
“這錢賺的難不難”
汪嫚輕點頭,汪婷就讓她看自己的手“可是我為了寫這些字,我的手都起了繭子,嫚嫚,這年頭干啥都不容易的,爸媽他們更不容易,如果你不好好學習,將來可能比現在更苦。不管如何,既然來了,就堅持住,等賣了這些對子賺了錢,咱們過年就能吃肉了。”
對子上的金色墨水是她找了好幾家店才買回來的,91年窮人是多,可有錢的也不少,哪怕是農村,也有條件好的一波。當滿大街都是紅紙黑字的時候,金色的字已出現似乎就是奪精所在。
八點過去,沒啥人買,十點左右,趕會的人多了,他們這個角度又是回家的撤退的必經之路,但凡看到的,都會停下來過問幾句,剛開始是沒人買,后來扎堆的人多了,竟然好了起來。
有的人買大門上一副,還要買堂屋和院子里一副,這加起來就是一兩塊錢,不管是不是金色的,都不會超過兩塊錢,就能將房前屋后包圓了。
她寫了不下二百副,今天又是他們這個地方最后一個會。
姐倆從早上八點,一直賣到天快黑,一共賣了百十副,賺了七八十塊錢。
剩下的那些,第二天又跑到村口繼續賣,一天不說多,賣個一二十副。
按理說她的字用這樣的方式賣掉有些虧,但只有你寫的好了,才會有人愿意買不是
春聯上的字,不僅好看,還會因為紅紙,而讓人覺得吉利喜慶。
眼瞅著爸媽都快回來了,為了將春聯快點賣掉,汪婷甚至還帶著妹妹在村子里挨家挨戶的推銷。
她也會覺得不好意思,但臉皮不厚的話,就掙不到錢。
當然,她也不傻,沒有在自己村子,怕碰見熟人,而是帶著妹妹去周邊的幾個村子推銷。
別說,這方法竟然出奇的好,字寫的好,又用的喜慶的墨汁,二百副字賣完之后,又補寫了一百多副字,光是這一個星期賣春聯,她竟然賺了近二百塊錢,拋開成本的話,也能達到一百五十塊。
妹妹跟著她走街串巷,從一開始的害怕膽怯,到現在的愿意跟著去,雖然不說話,卻也能偶爾報出價格,比剛開始的狀態不知道好了多少。
爸爸媽媽臘月二十三的時候回來了,回來的時候帶著大包小包的,給爺爺奶奶,外爺外婆都買了禮物,還給她們倆帶了新棉鞋,這棉鞋是媽媽自己做的,南方的冬天不需要棉鞋,買不著只能做。
辛苦了一整年,回來除了去外婆家一天,之后的時間就和爸爸馬不停蹄的收拾廚房,搬糧食磨面粉,發面,榨油,因為要準備過年的年貨。
大家都分開過了,過年回來自然要收拾自家的廚房。
爸爸還去買了不少的豬板油,煉了一大盆,過年的食材也是靠這些油炸出來的。
這年代過年,不需要有多精湛的廚藝,做出來的食物都覺得倍兒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