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期間她自己一直在搓,基本上沒啥灰了,頭發也洗干凈了。
她和妹妹在認真搓洗一遍,就算完事兒了,這年代沒有那么多身體乳啊讓你美,都是打一遍香皂完事兒。
臟衣服收攏到一個布袋子里裝起來回家清洗,換上干凈的衣服,整個人都覺得清爽。
澡堂人不少,擠來擠去的,還得等水龍頭,所以她和妹妹占一個,這個洗完那個洗。
剛洗完澡不能出去,容易喝著風,帶著奶奶坐到暖氣片旁邊,人家澡堂子自己燒鍋爐,所以換衣服的這些地方都有暖氣片,把頭發擦的半干,戴上帽子圍巾手套,全副武裝之后才會出門。
有她們倆領頭了,下午嬸嬸們帶著妹妹,叔叔們帶著爺爺和弟弟一起去了澡堂子。
說白了,都是不想讓她們倆占這六毛錢的便宜。
媽媽不在家,奶奶這邊她們能看顧到的一定會照顧,只求一個問心無愧,其他人,沒所謂好與不好,畢竟只是務農,沒有別的生活來源,生活里處處是算計,也沒什么問題。
如果只有兒子,那不可能不管老人,這不是兒子多了,自然而然的就互相推諉了。
11月份一共下了兩場雪,平房上面的玉米都盤在了木頭上,外面搭了一層塑料布,天暖和了曬曬,不好了就蓋起來,爺爺奶奶,只要有空就幫他們摳玉米粒,摳下來的玉米粒更好曬,也方便儲存。
所謂真心換真心,她和妹妹對他們好,他們自然也不會差太多。
因為下了兩場大雪,麥田的雨水算是充足,也不需要澆地。
她每周回家一次,每次回來都帶肉,給大家改善生活,天雖然冷,但生活處處充滿了煙火氣息,很接地氣,也很幸福,沒有什么壓力,遠比后世被房貸車貸壓得喘不過氣來的自在。
12月份,她接到了要在92年1月去省里參加比賽的通知,只要能在省里面取得名次,將來上省排名第一的外國語高中,應該是沒問題的。
所以她更積極的準備了,因為這次的一等獎一名,足足八千元獎金。
八千元什么概念
爸媽給二姨打工,包吃包住,一個月才三百塊錢,兩個人六百,一年7200元,還不足八千。
所以,這相當于一個家庭的年收入了。
由此也說明這次比賽的含金量有多高了。
z市五六十年代的時候以平房瓦房為主,那是典型的群居時代。
七十年代住的是人均7的筒子樓,80年代都是單位分的房,小兩房要幾千塊,可能幾代人的積蓄。
1992年之前,z市尚處于摸索之中。
大多都是單位福利房,價格是5000塊一套,方方正正的小兩房,7090㎡之間。
后來福利房改革補了一萬多。算下來也就是20000多元一套,200多元一平方。
到了九十年代初期,才逐漸有商品房,但是數量屈指可數,偌大的省會城市,也是在這一年結束了蠻荒,開啟了z市的行業的元年。
第一代商品房扎堆出現在19951997年,且都是z市的黃金地段。
95年的時候是1100元一平方,在沒有公攤面積的年代,90平方就是正經的三室一廳了。
90平方算下來九萬九千元,加上裝修家具家電什么的,差不多在13萬就能搞定了。
而她現在已經攢了一萬二,聽起來似乎還差得多,但是她還有三年的時間來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