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身的加工費布料啥的算下來,一百二十塊錢,”
“這么貴”
“可是媽,那都是純棉花做的,可厚了,您回去看看就知道了。”
媽媽摸了摸她的頭,“我家婷婷懂事的讓媽媽想哭怎么辦”
“這不是我應該做的嗎我和妹妹還帶奶奶去洗澡了呢要不是我倆帶奶奶去,估計叔叔們也不一定能想起來帶爺爺去,人心換人心,媽,我只是不想讓別人說你們習慣當甩手掌柜,其實他們在家也不見得有多孝順,好在爺奶不糊涂,誰對他們好,誰對他們不孝順,他們自己能感覺的到。”
媽媽橫了爸爸一眼,什么也沒說,卻是拉著她去整理包袱。
衣物都收拾妥當之后,第二天他們又去趕早市,買了不少人家做好的臘腸,鹵好的肉。
之后回來就將家收拾好,然后大包小包的去趕火車。
這年代的火車比后世擠的多了,尤其是春運的時候,那更是人滿為患。
雖然爸爸一早就買好了車票,還是有位置的,但想要穿過人群,擠到自己的位置上,那就太難了。
回家的火車票7塊錢,汽車要15塊錢,貴一倍不止,速度還比汽車快,安全性高。
所以人再多,爸媽也覺得坐火車更劃算。
她沒有學生證,自然也是全票。
入站安檢這年代還是人工檢查,但不是什么人都查,畢竟連身份證都沒有的年代,工作量太大了,都是用眼神和他們對視,覺得不對勁的才會要求開包檢查。
候車大廳上下好幾層,吭哧吭哧爬上去,全都是候車大廳,熙熙攘攘的人流,看的她頭皮發麻。
爸媽各自背了一個包,提了兩個包,她最輕松,背的還是來的時候背的那個書包,手里只提了最輕的一個包裹,爸媽讓她走前面,生怕她跟丟了,不時的囑咐她。
“看著點兒路,別絆倒了”
本來是十點的火車,結果到點了卻要晚點,多久不定,在這個年代,晚點似乎也是司空見慣的。
他們沒有坐的地方,就在對應的車次一列的角落,把行李堆在一起,讓她坐在行李上。
“餓不餓餓的話包里面有燒餅和雞蛋,先湊合著吃,咱們這快,一會兒就到家了。”
“不餓媽,早上吃的多。”回來之前,家里的雞蛋全都煮了,即使路上吃不完,回家也能熱熱吃,而有長途旅行經驗的都知道,雞蛋才是長途的最佳選擇,頂饑扛餓不說,還不用頻繁上廁所。
畢竟在火車上上廁所,不僅要穿越人海,還要等,萬一憋不住,等不及,那可真就
所以上車之前,他們一家三口輪流去了公共衛生間。
火車站的亂,不知道從哪個年代開始的,反正每天廣播里都能聽到丟小孩兒,尋人的廣播。
而這年代被拐賣的人,在后世一些節目里,也經常能聽到,豫南省、魯東省都是重災區。
大概等到十一點,開始檢票了,在急匆匆找車廂的時候,爸媽還不忘交代她。
“一會兒只管往上擠,你要不擠那根本就上不去,順著人的力道就擠上去了,不要怕丟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