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二十九,大伯、二伯都回來了,爺爺趁著兒女們都在,將他們都叫到身邊。
說起了二老的養老問題,“我們倆做不動了,今年你們都在,拿出個章程出來吧,你們這些當兒子的,怎么樣我們兩個提前說好,我們不分開,養老不僅僅是吃的問題,還有住,洗涮,這兩年都是老四和他的倆閨女照顧我們多一些,你們當人叔伯的,總不能還不如兩孩子吧”
爺奶剛過六十歲,按理說這個年齡還不算大,但爺爺強勢的要求兒子們養老,也無可厚非。
她有兩個姑姑,一個嫁到了外婆家的村子里,日子過的很窮,另一個姑姑嫁到了外地,一年到頭也不見得能回來一次,這養老的任務,肯定是六個兒子共同分擔的。
“老四老五老六家沒有多余的位置,我們在一個院住著,自然住我們的屋子,但是老大老二老三,你們都蓋了房子買了房子,總不能騰不出一間屋子給我們住吧”
養老的任務突如其來,叔伯們太過意外,也沒做好準備,畢竟這事兒還得和家里人商量一下。
“一家也不多,一個月就成了,一日三餐,洗澡洗衣服,平時的糕點,營養品的,也都得給我們預備上。”
“老二和老四不在家,自己伺候不了,就拿二百塊錢給接手的兄弟,代為照顧,這是辛苦費。”
“我和你媽每個月也不要求吃的有多好,每天早上有雞蛋,晌午有豆腐,一個星期吃一次肉,這不過分吧”
叔伯們不說話,爺爺就按照自己想的,一一說了,說完之后,讓他們各自說說,看看有沒有什么異議。
當然,爺爺也知道這種事肯定要和兒媳婦商量,所以也沒讓他們當時就說出個啥,而是讓他們回家商量,年初一的時候過來把話說清楚。
“你到時候回來一個月,咱一個月才掙三百,就要給他們二百,這二百如果真辛苦也算了,你看看,這些人哪一個用心照顧過二老實在不行,咱接過去。不是一年輪兩次嗎咱過罷年直接照顧倆月,兩個月四百塊錢,”
爸媽關起門來,談起養老的問題,并沒有想著怎么推卸,而是不打算給兄弟占便宜的機會。
這些年,爸媽吃虧的次數有多少,他們已經懶得去算了,他們是不聰明,可也不想平白無故的被自己兄弟算計。
爸爸知道媽媽因為什么不想給他們占便宜的機會,畢竟他們在城里租一間房子,一個月也用不了一百塊。
這拿出來二百給兄弟,爸爸轉瞬也就明白爺爺這么說的用途了。
“爹是想讓我們親自照顧,不讓咱有推托的機會,所以他才會把價錢喊的那么高。”
二百塊錢,別說他們舍不得,就是公務員的二伯二伯娘,那也是舍不得的。
“不管爹是什么意思,該咱們承擔的那一份,咱也不用推脫。”
“我每年6月和10月各回來一個月,不是也行嗎地里面還有活呢”
“那也行,就是擔心你一個人吃不消,”
一個人吃不消,不僅僅是爸爸擔心媽媽忙不過來,媽媽也擔心爸爸忙不過來。
汪婷在旁邊想的是,妹妹今年小升初,就一中那情況,她是不建議去的,但如果她也來二中,豈不是還要租房子思來想去,還是看妹妹自己的本事,如果她真的能考上一中,那就讓她上一中。
她在學校住,她也能偶爾補貼她點兒,這樣比再租房子要省錢的多。
6月收麥子,犁地,平地,種玉米,屬于農忙季節,10月收玉米種小麥,也同樣忙碌。
在這樣的情況下,又是照顧老人,又是去地里干活,的確很不容易。
他們互相擔心彼此,那說明感情好,不像對面的叔嬸好像還因為養老的問題在吵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