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把莊子上的佃戶換成……初中畢業吧,不需要太高學歷。
他給出圖紙和思路,大家就能摸索著給做了。
什么賬房,根本不需要,隨便叫一個,算賬,對方就給算好了。
讓畫個曲線圖,對方也給畫出來。
多省心啊,九年義務教育就足夠支撐了。
可惜……
李成器哪曉得李易心中的抱怨,他托著小曲轅犁跑出去,抓兩個人吩咐:“快馬送回去,叫匠人做個大的。”
兩匹馬放開蹄子跑了。
“此物……”李成器這才想起來問作用。
“由二牛抬杠成一牛挽犁”李易說道。
李成器比畫了一下,兩個,一個。
隨后道:“省牛啊,而且不用跟另一頭牛配合保持距離,牛也很舒服吧?”
“我認為吧,牛只要干活就不舒服。”李易替牛說句話。
“哈哈哈~~~”李成器大笑:“易弟果然是個妙人。”
兩個人說著話出去,外面現在很熱鬧。
買醬油的在競價。
管事宋德負責主持拍賣,二百斤醬油,裝在二十個壇子里。
一群人在那相互抬價。
李成器對李易說:“易弟,你的醬油如今傳遍長安,凡無醬油者,客不進。”
李易看天,想起了大蒜的事情。問:“如蒜乎?”
“然!”李成器道。
如今大蒜在大唐流行,哪家有點排面的店,要是說沒有蒜了,吃飯的人轉身便走。
吃肉吃蒜、吃魚吃蒜、吃面也吃蒜。
喝一口酒,咬一口蒜,雅事。
所以種大蒜的很多,還賺錢。
李易今天就要種不少,很多炒菜需要蒜。
現在輪到醬油了,吃飯不蘸下醬油,總覺得少了儀式感。
傳播的就是這么快。
關鍵是醬油能配合著蒜吃,蒜醬是經典。
而且還能和醋放一起。
“大哥,醬油、醋、芝麻油,放在一起是三合油,吃螃蟹、蝦的時候,加姜絲,味道更甚。”
李易又提供一個醬油的使用經典。
“果真?”李成器咽一下口水。
“自然。”李易頷首。
二人說話間,那邊已經賣出去六壇,最貴的一千七百八十錢,最便宜的一千錢。
最便宜的是第一份,上來就有人喊一千錢。
別人一看,還有那么多呢,都不出價。
到第六壇,大家發現情況不妙了,因為又有人趕過來。
不止是長安城里的酒樓、勾欄,還有勛貴、官員府上的人。
再猶豫,今天就買不到了。
前天總共出了一萬斤醬油,長安城不說本地居民,往來客商又有多少?
有醬油的店都先說明,點餐不過百錢,不給醬油。
到了百錢,給一匙子。
即便這樣,有醬油的店,食客也趨之若騖。
一些大的酒樓無所謂消費,只一碗湯餅二十錢,進去吃,就給上醬油。
但那種店,普通人都不敢進,太過豪華。
“多謝大哥。”李易看著那邊抬價的情形,再次向李成器道謝。
要不是把醬油用最快的速度變成土貢,估計現在就有人打上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