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弟這是答應了?”李成器問,他還不知道怎么打井呢。
“賺錢的事情有何不允?”李隆基深吸口氣,舒暢。
“我走了,明日去易弟那里說。”李成器說著從后面出去,到百福殿看父皇。
**
“對,就是這個,這個井好,竹子拼的管子、竹子制作的上面,需要抹膠,好辦。”
魏知古拿到了他想要的東西,圖紙和說明。
他知道李易莊子上的井是鐵的,還準備找人想辦法替換,結果拿來的制造材料是竹子。
一根根打通了的竹子連在一起,周圍是泥土,不怕漏水。
上面用光皮革密封,拼出來的大肚子竹子抹上膠,木頭自然亦可。
“可解決了大問題,冬日里北方冷,要纏上麻繩保溫,露出地面上的那一截。
為了防止凍土層擠壓下面竹管,修的時候盡量在周圍用沙石保護。”
魏知古繼續看說明,連冬天的北方一起考慮進去。
放下一摞紙,摘下花鏡,魏知古自語道:“希望欽天監出錯,不要大旱。”
同一時間,李易看天,心中惴惴地道:“若是半成利也不給我,我交不交技術?”
“東主,不能,當今陛下好說話,不給你好處,下次你就不往外拿更好的技術了。”
桃紅勸李易,她知道誰是陛下。
“是哈?其實吧,我并不在乎鹽井的錢,我有辦法賺更多的錢,我就是覺得心里虧。
那半成利給我,我隨手捐了都無所謂,但必須是我的錢,我愿意捐。
既然拿出來新技術,大哥的打井隊,應該更新換代技術了,不能只依靠人力。”
李易決定往外放,鉆井需要幾十種工具,上百套操作方案。
四川那里若是打出來一口好的鹽井,則能百年后形成一個龐大的豪族。
宋朝、明朝、清朝、民國。
不過再大的家族,一場國難下來,也要廢,除非是那個兗州的那個,墻頭草,而且利用文教的優勢坑害百姓。
走私了、販賣情報了、給敵人提供便利了、給自己國家軍隊下套了……
‘別惹到我,不然我收拾你們。’李易想著,心情順便變好,有自己在,大唐穩著呢。
讓天下百姓都有暖氣用困難,殺一些人卻簡單。
“晚上你們想吃什么?我可以單獨下廚做一個。”李易扭頭問宮女太監們。
“東主是一人一個嗎?”翠柳調皮地問。
“一人一勺子,打個大包,我再給你們治。”李易揮舞下拳頭。
八個人湊到一起小聲嘀咕,最后達成一致。
“東主,我們吃個簡單點的,雪綿豆沙。”桃紅說。
“行,甜品就甜品。”李易答應,確實工序不多,就是對油溫的操控要求高一點點。
李易都沒敢在食堂的廚房做,怕小孩子們看到,那樣今天晚上他不用休息了。
跑自己的院子做,做一大盆,端出來……
“李郎,是給我們做的嗎?”迎面站著馨研,馨研左右和后面一群鶯鶯燕燕。
“是呀,你們先吃著,我再去做一些。”
李易看看人數,再看看盆里的一個個炸出來的豆沙包,發現一人一個似乎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