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五,端午節到來。
各家各戶包粽子,平日里不開火的跑出去買粽子。
長安城中有不少人不做飯,只是在外面買東西吃。
有一小部分人不做飯是懶,更多的人屬于沒有廚房的那種。
長安是大唐的京城,如李易那時的京城一樣,租個房子,好幾個人住。
廚房改造成了臥室,能擠一個是一個,收的錢比整體租出去要多。
對于住不起房子的租戶,跟人擠擠,倒是便宜。
當然,大唐還沒有讓人住地下室的賺錢方法,地窖倒是有,沒人住。
李家莊子也在包粽子,包出來一般一人吃一個就行了,嘗嘗味道。
平日里他們吃得太好,不愛吃其他的節日東西。
不過莊子包的粽子卻多,要送給外來的那群仍然在蓋房子的人。
張家村子提出來送給那些人五千個粽子,帶大棗的呢。
至于往粽子里包肉,目前還不流行。
粽子里包了肉,吃起來跟豬肉拌飯似的。
“今天那些個池子可熱鬧了,有龍舟,還有水上的舞戲。”王皇后推嬰兒出來曬太陽。
主要是她曬,嬰兒在車里,有簾子遮擋,還有宮女隔著紗布給扇風。
小家伙躺在那里還是睜眼睛看,看吊在上面的一個布偶,扇風過去,布偶會輕輕動。
孩子的視力不好,有感光,看到動的東西模糊,卻愿意努力地讓眼珠子跟著動動。
“端午好啊。”李易坐在那里寫寫畫畫,又畫了幾筆,把一個小本擺在旁邊。
“這個才對,之前寫的那兩個太假,不像真的。不過我估計隨便哪一個都可以,只是這事也要精益求精。”
李易滿意自己的作品,唯一不清楚的是,能不能用上。
宋德走過來:“東主,路牌制作好了,現在就釘下去?”
“釘,把燈籠也掛上,端午節熱鬧,人來人往的,還有水上的運動那么多。
有的人白天看過了別人的水戲,晚上趁著天氣熱,也下水游玩一番。
反正有跟屁球,大人孩子都放心。關鍵今天不是十五,月亮不夠亮,就那么一小丫。”
李易在說節日的事情,王皇后在旁聽了卻總覺得事情不對。
未時末,一起看龍舟的李隆基下班,不玩了。
他的心思全放在了莊子里的兒子身上,要不是太小,他都想抱過來一起看了。
沒有皇后在,妃子們他也沒叫到身邊。
怕到身邊之后,今天下班的時候又要去宮里呆一會兒。
到莊子的時候天還亮著,李易今天沒抄書,就呆在外面的陰涼下看天上的風箏。
李隆基先去看兒子,孩子睡了,哭鬧的時候他沒趕上。
“易弟,你發現沒,我的兒子不喜歡哭,偶爾哭兩聲,很快就好。”
李隆基坐到李易的旁邊,拿起桌子上的茶壺給茶碗倒茶水。
“沒有哭的緣由為什么要哭?莊子上的新生兒都不怎么哭。
一般是餓了、自己方便完了,難受,要哭一下,吃上奶,換了尿布,就不哭了。
另外是光線不適合,孩子睡覺的時候有光睡不著,哭。
沒有光的時候又是夜晚,身體的磁場有變化,難受,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