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宰相的腦海中出現了無數斗爭的場面,寒門與商人斗、世家與商人斗、世家與家族斗、家族與寒門斗……
然后朝堂上也斗,各自為了自己的想法和背后的利益。
最后的決定權……在陛下手中,不信看看禁苑里的羽林飛騎。
“陛下,臣聽聞你是去問打不打吐蕃的事情。”姚崇耳鳴了,怎么出了個這么大的事情。
“問了,不打,明年再說。”李隆基把這個問題給回答了,大家放心,今年若無其他事情,不增加財政預算。
“陛下,此事不急,兌換券未普及,商稅難收,可待往后。”盧懷慎給出一個理由。
“捐的不耽誤。”李隆基說出另一個收錢的手段,捐。
他跟著說:“快些定下來,正好今年分夠了,可以上長安,明年開春考試。”
他想看看,有多少人愿意出錢買一個地方的名額。
“臣明白了。”張說聰明,再說也沒用。
陛下等著看錢呢,一下子會有不少錢。
他也相信,江南和蜀地等繁華之處,地方給提供名額,一定有許多人愿意買。
今年不買,明年政策變了呢?趁著機會,趕緊把差不多的、又沒拿到進長安名額的人送上來。
耽誤一年,仕途就晚一年。
若耽誤了兩年,多少錢財能換?
“臣以為可。”姚崇不想觸犯李隆基,因為現在他的地位不是很穩固,河那里還有個外相呢。
“臣附議。”盧懷慎更不掙扎,跟他有什么關系?
他有家族,工資都給了,還要怎樣?
此事就定下來了,之后要研究的是拿多少錢換多少分,起個啥名字。
順便各自去聯系別的官員,先商議好了,等大朝會的時候通過。
不能到了大朝會上再討論和爭斗,陛下會生氣。
翌日,報紙上出現了新的廣告,李家莊子大量收購秋菊,價格高。
百姓們高興了,李家莊子總是給人錢,從去年開始就收這收那,可幫了大忙嘍!
藍田縣,長孫昕在吃早飯、看報紙。
“他要收菊花,是不是我等搶著收,定然有錢賺。
我想不通,哪一次李家莊子都賺錢,百姓偏偏認為他是好人。
看看茶葉和蒿子,他拿過去了,轉手賣那么貴,低買高賣呀。”
長孫昕現在的名聲好了,卻依舊沒忘記李易坑他的事情,不,是他坑李易被反坑的事情。
“東家,不可呀,我等收了無用,反而得罪人,真想收,可派人去問價。
若有利可圖,我等去其他地方大量收購,再賣給李家莊子。
報紙目前只在京兆府流傳及時,送到其他地方的要晚,我等搶在前面。”
幕僚羅歐丞給出一個辦法,不與其爭,而用其利。
別處的菊花不值錢,李家莊子給得多。
派人去其他地方大量收購,運回來賣掉,賺中間的差價,扣除運費和人工。
“豈不是幫他賺錢?”長孫昕心里不舒服。
“是他幫咱們賺錢。”第二個幕僚羅歐桁換了個角度來說。
羅歐炘緊跟著:“要快,不然別的商人發現了,他們會去收。”
“東家,我愿意親自去外面一地。”羅歐駿更干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