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造六萬支?”魏知古計算人數,三萬羽林飛騎和三萬在太白山訓練的募兵,六萬。
“今年夏天莊子出水力沖壓機,冶煉剛才的時候我會加入其他東西制作成合金鋼,給沖壓機使用。”
李易沒說造多少,他給出個新的技術。
用人工制造鋼管,太費勁了,上沖壓機,熱軋,速度快。
本錢不重要,他的煤不要錢、鐵礦石也不給錢,火藥的硝石大批量莊子供應。
這是軍工,材料一律免費拿,再用賣煤油的賺到的錢補貼其他輔助材料成本。
石油他拿著也不給錢,屬于李家莊子提供技術和生產軍工物資,額外多的錢算獎勵。
考慮的是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和技術成本沒人跟他算。
人工成本莊戶高,更高的是技術哇!
這支槍,跨越了鑄鐵、鑄銅的材料階段、跨越了火繩階段、跨越了前裝藥階段、跨越了滑膛階段、跨越了直線膛線階段。
誰能給定義一下這個技術值多少錢?相當于一跨上千年。
還有作戰的理念、戰爭方式的改變。
“李易,若是把此槍做得更大,像床弩一樣……”蘇颋猛然間生出個想法。
“蘇宰輔好主意,槍放大,就是炮,我把雷汞制作出來,變成引信裝置,咱們一炮打出去,炮彈能開花。”
李易豎大拇指,厲害了我的蘇宰相,有想法,很好。
“還能開花?如手雷和炸藥包?”蘇颋知道運往前線的武器,點火的,然后扔出去。
他原本想的是發射更大的子彈,離著很遠,打敵人的將領,一發打出去,路上的人全被打碎,最后敵人將領死掉。
換成能爆炸的子彈,就像投石車扔出去的炸藥包。
“對,只要把雷汞拿出來,其他的好解決,炮彈前面增加彈簧裝置,遇到沖擊力后就把雷汞引燃,然后……”
李易比劃了一下,爆炸的樣子,就這么簡單,前提是工業基礎沒問題。
“如此太好了,小易,造出來。”畢構現在恨不能直接帶著一支部隊去跟吐蕃打。
“錢。大炮轟一下過癮,錢也多,別的都不算,一發炮彈打出去,京兆府普通人家半年的收入。”
李易早計算過價錢,現在的生產條件太差了,手工參與的多。
制造一發炮彈,全部費用算上,需要二十緡,一家人半年的收入。
當然,以后就便宜了,他會逐漸改進工藝,拿出來新的技術。
有一個好的車床,就可以制造出更多更好的車床,一代車床會成為文物。
畢構跟著算了下,突然低頭嘆氣,打不起,太貴了,打完得到的東西不一定能回本。
“小易,還是等一等,不要造。”畢構知道李家莊子也承受不住,他又不想給錢。
“不造?不造永遠沒有,造了才能慢慢降低成本。
即便是二十緡一發炮彈,我愿出二十萬緡換一萬發炮彈。
把炮隊放在城中,采用現在的間瞄辦法。
配合上城里的騎兵,幾百發就能夠把敵人給炸懵,什么陣形在火炮面前都不存在。”
李易搖頭,他要造,計算的方式不一樣。
二十緡一發炮彈,一炮打死一個敵人,一萬炮死一萬個敵人,二十萬緡錢。
一個敵人從小到大需要多少錢?敵人一共有多少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