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路,怎么樣?”樊凡端著飯過來找老路。
九曲的地方,太陽晚一點才到中間,有時差,剛吃飯。
老路肚子動手術,給他做的主食是油炸的發面饅頭,炸好了之后,掰開,取里面松軟的面。
同時還有泡開的熟大米粒,兩樣一起吃。
屬于羽林飛騎在李家莊子的標準配餐,每頓飯必須吃米和面。
消化速度不一樣,酸堿度不一樣。
李易給出的方法,李易以前沒怎么研究這個。
后來到一個工地,工地旁邊有十元錢隨便吃的飯店。
在他看來,這樣的飯店開不久,工地的人多能吃啊,隨便吃,里面還有紅燒肉,幾天給你吃荒鋪。
結果他那天正好路過,餓了,也去吃。
發現工地的人盛飯菜是葷素搭配,還有湯和咸菜。
然后托盤中先盛大米飯,再放兩個大饅頭。
工地的人并非盯著菜吃,他問一聲,對方告訴他,如果把這家店給吃關門了,他們就吃不到便宜的好飯菜了。
在家吃飯,你能盯著菜吃?就當是家里一樣。
然后李易又問,為什么要吃兩樣主食。
工地的人告訴他,有勁,只吃米飯胃不舒服,只吃面,更容易胃酸。
他回去查一下資料,發現確實如此,但他還是不喜歡兩種一起吃。
羽林飛騎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吃的是這樣。
現在條件不好,只有傷兵享受待遇。
“沒事,就是有一點疼,對于咱們來說,無所謂。”老路笑了。
他是曾經的老兵,接受過李易帶著玩耍的人。
玩的時候想死的心都有,無數次覺得自己熬不住了要退出去,又一想到家人,死也得死在訓練場上。
現在疼的時候,回憶一下,發現沒什么大不了。
“吃飯,高原地區身體恢復慢,吃幾口,下午再吃,少食多餐。”樊凡扶著老路坐起來靠著。
又拿個小桌子。
“我自己來。”老路換了個姿勢,跪在那里,這樣肚子不會窩到。
“看樣子你狀態不錯,那就不急著回去,等養一養,有兄弟送新的戰報回去。”
樊凡觀察一下老路,老路沒發燒,也不喘。
那就留在當地養,若老路狀況不好,就得帶著往回跑,活著送到李易的面前。
有人回去報信,自然要把老路的情況跟李易說,看李易那里是不是有安排。
外面郭知運和王君葵站在帳篷門口聽聽,放下心,轉身去其他地方看。
二人并不急著吃飯,他們在觀察羽林飛騎傷員。
“比我們的人恢復速度快。”王君葵發現情況了。
對比一下,自己隊伍的人受傷恢復速度比不上羽林飛騎。
“往日他們吃得好,打下來的底子。”郭知運沒什么好辦法。
河西節度使的兵,有時還得去種地。
能吃飽飯就算是不錯了,哪還能學陛下私軍吃什么都有講究。
王君葵抬頭看看天,判斷能不能下雨,見天上的云少,只有零星幾朵。
“無雨,今年吐蕃應該不會反攻。”王君葵判斷吐蕃的情況。
郭知運沉思片刻,道:“沒有羽林飛騎在,扎西庫熱或許不出兵,有羽林飛騎,換成我,寧肯拼著傷亡大,也要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