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畢你這個辦法好,別的地方我去指揮,當地的官員不會滿意,新占的地方,我有辦法。”
李易上心了,黃河源頭一大片地方,他那時的人就不多。
一般人去旅游可以,長住承受不了氣候。
經濟發展確實是有,卻要看跟誰比,當地的旅游業算支柱型產業。
工業大多服務周邊,還是有國道、省道的前提下。
地方占下來容易,守卻難。
誰愿意過去呆著?別處沒有草,過去放羊可以,放完了,自己的地方又有草,再把羊群趕回來。
指望更多的人在當地住,當地必須有相應的吸引力。
即便是聽從命令,駐扎在那里的將士們,他們屬于主要勞動力。
有家人的話,成立幾個節度使,家人跟去,會很麻煩。
去的人屬于守邊關,時刻面臨著危險,吐蕃會頻繁襲擾。
都是大唐人,憑什么那里的人過得就要比別人苦?
李易想著,低頭吃起飯,琢磨怎樣安排。
地方占了,就不可能再叫吐蕃給奪回去。
李潭也默默地吃著,他發現自己很沒用,幫不上忙。
以前學的東西中沒有九曲之地的事情,更未接觸到具體的民生與軍事。
自己要跟著李易好好學,說不定將來能與大伯一樣,組織起來幾支隊伍幫忙。
小家伙現在整天開心,從不去想大人的事情,他的愁是到了吃飯的時候不能繼續玩,到了睡覺的時候也要躺下。
等吃過飯,畢構告辭離開。
李易回書房寫寫畫畫,現在他就得考慮當地的事情。
李隆基沒去打擾他,跟家人聊天。
“地方還未占下來,小易便要忙,不容易呀。”豆盧貴妃一臉心疼之色。
“但凡其他人能想出些許辦法,也不會讓小易一人操勞。”李旦對大臣們不滿。
在他的想法中,你們那么多人,不要求跟李易一樣,有李易一成本事還不行?
王皇后跟著說:“他們除了說不收租子、叫當地修路,不會給出別的法子。”
“是呢。”永穆公主站在李易一邊:“李郎會直接告訴當地人去干什么活兒,當地人只要照著學就行。”
“三郎,明日早朝,你問問大臣們。”豆盧貴妃不滿。
滿朝文武,問黃河源頭的地方怎樣治理,一個人都沒有?
李隆基點點頭,沒說什么。
到了晚飯時,李易拿了一摞紙過來,放到桌子上:“三哥,初期先這樣,將士們順便熟悉地形。”
“好!”李隆基使勁點下頭,看,辦法有了。
翌日早,李隆基天剛亮去上班。
朝堂上的眾臣討論的正是九曲及更西邊的事情,已經占下來的地方設新的節度使。
派人去當,從哪調人,需要什么東西。
討論來討論去,決定把郭知運和張忠亮向前推,后面再安排新的節度使。
“當地比之隴右與河西更有不如,諸卿可有安民利軍良策?”
李隆基等大家說差不多的時候拋出來問題,他要看看,究竟有沒有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