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崇郁悶了,他用鼻子噴出氣,像馬似的,只不過人家馬噴氣的時候帶著水汽,他噴不出來。
“小易,老夫當宰輔的時候,你為何不往外拿?”姚崇問出心里話。
他曾經對抗過,還專門成立了一個部門,結果……解散了,一些之前沒什么大成果的工匠高高興興進到李家莊子。
“當時沒有工業母機,我不得一點點來么。老姚,你大兒子干啥呢?我給他點能幫朝廷賺大錢的事情,你敢讓他管不?”
李易歪腦袋看姚崇,挑釁,你不服?我給你兒子好處,你兒子可否駕馭?
“不必,老夫叫他編纂詞典了。”姚崇拒絕。
他自己兒子什么情況他清楚著呢,換成自己當宰相,還能照看一二。
不,自己當宰相,旁邊有李易盯著,一樣是廢,李易才不會給面子。
給面子了,李易給面子了,把大兒子救回來,否則已經死了。
現在給自己大兒子權力,他一貪,自己估計會被踢出團兒,然后一家人居無定所。
“是哈!”李易笑了,看其他人,誰覺得我付出少?說一下,我直接給你們權力。
……
翌日,第一巡查團的人帶著人進宮。
一個大大的鐘出現在之前就在皇城前面建設的鐘樓上,按照現在的時辰來敲。
也就是子時為二十三點,兩刻鐘一響,半個時辰按照鐘上的阿拉伯和漢字數字的字數響。
需要上弦,每天有人進去負責。
不然正常一天十二個時辰,其實有補時的,計算特別煩瑣。
大唐的一刻鐘不是十五分鐘,是十四分鐘多,然后會有補時。
有補時,有閏月。
現在大鐘一出,就不用補時,大家按照這個來計算。
要是有誤差,李易那里有辦法調整。
李易小的時候啊,遇到了夏至會往后調一個小時的鐘,之后就不調了。
不調的結果是什么呢,地球另一邊的那個總是覺得自己天下第一的國家,跟他的國家的時差出問題了。
有時是十三個小時時差,有時是十二個小時時差。
在那個時候,他的國家其實就在抗爭,憑什么以你為標準?
后來出現了數字貨幣,許多國人感受不到差別,因為跟其他的幾種軟件上的貨幣運轉差不多。
實際上不是,軟件上的不屬于單獨貨幣,只是貨幣的承載體。
他們要是敢說自己這個是貨幣,不槍斃他?
李易那里的國人之所以感受不明顯,那是因為國人適應性特別強,包括二維碼。
本來這個東西是人家島國弄出來的,結果李易國家的國民接受速度最快。
就像大唐的開元通寶,大唐人都接受。
然后倭國的此刻的和同開珎,只能在平城京流行一樣。
李家莊子的兌換券一出,大唐百姓只要知道的,都愿意用。
這是民族特性,適應性最快,并且帶著自己的底蘊。
故此,李易那時剛開始的數字貨幣百姓感受不明顯,就是因為已經適應了,沒辦法,咱們民族跟別的不一樣啊。
而這個數字貨幣,其實不是完全針對國內來用的,是針對另一個國際貨幣。
國內的怎么都行,百姓可聽話了,它要沖擊的是十三個或十二個小時時差有變動的國家國際貨幣體系。
之前是國際大宗貿易和特別經濟區域結算,數字貨幣針對的是小額貿易與非固定區域的貨幣結算。